想要权衡里外各种矛盾,显然不采用最合适的方式是做不到的。所以除了我们在表象上所见到的“重文轻武”之外,赵匡胤还采用了许多的权衡之计,来稳妥地处理各方面矛盾,让国家机器的各个单元都良好地运行。这些权衡之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权力最大化地分割。
“以文抑武”,将军权稳操在手
虽说在宋太祖看来,宋朝想要在纷争的乱世避免短命的命运,一定要稳固和巩固统治,而对于稳固的统治来说,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将他们的权力进行分割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但是既不能太权重武将,又不能太过于重视文臣,不然哪一边的势力起来了,在日后对朝廷肯定是只有弊且无利。但是撇去“重文轻武”不谈,赵匡胤所想到的就是以文抑武,从而让两者之间的势力得到调和。
虽说在北宋初期,赵匡胤订立了“不杀士”的规矩,但是这一句话也不能表明北宋的文臣真正获得了免死金牌,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该聪明的时候还是得聪明。到了宋朝中期的时候,“以文抑武”的倾向则更为鲜明了,在宋朝中期时,更是有统治者利用文官来领兵,这样就可以让地方军队失去原有的反叛倾向,变得更加听从皇帝号令。
但是这些方法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宋朝初期“稳操军权”的思想,宋朝后来的统治者也基本都是为了将军权稳握而进行努力。既然统领军队少不了将领的存在,但是有了将领又不能很好地保证皇帝可以稳稳地握住军权,要知道失去了军队,国家机器就失去了保障,宋朝该怎么办?
宋朝还是使用了不少方式来抑制地方军队的不稳定因素发展,但是同时又不妨碍军队实力增长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兵无常将,将无常师”,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宋朝的军队编制经常进行人事调动。
即便枢密院负责了所有的军事要务,但是复杂的制度体系之下,国家能用的将领与军队也不是小数目。这和调用其他地方的官员,以避免官吏与地方互相进行官商勾结的原理是一样的,北宋经常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就调走军队原来的将领、再将新的将领调进军队。而负责发放军饷的又由另一批人负责,再一提到军队的士兵们只认谁发饷谁就是老大的秉性,过于频繁的人事调动就不会给地方军队以威胁中央的机会,
而北宋也深谙使用年轻将领的好处,年轻将领不像一些老将难以操控,相对来说年龄较小、资历较浅,也会更听朝廷的命令一些。这样以来,加上频繁的人事变动,北宋初期的地方军队就压根没有什么机会积蓄着对朝廷造反了。
“分工明确”,宰相权力“谨小慎微”
前面说到宋朝的官制,其特点就在于过于明细化和碎片化的分工,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武官集团,在不安定因素更大的文官集团也是如此。众所周知文官集团“近水楼台先得月”,对皇权的威胁也更容易搬上台面。所以北宋初期开始,赵匡胤就改革旧唐制,让宰相的分工一再细分。
在旧时唐朝的官制里,宰相的权力是怎么样的?相信那个时候的宋太祖也十分深入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如果想要宰相不影响皇权统治,宰相必定不能管得太多。而如何避免宰相一人管得太多、最后只手遮天?北宋所做的就是将原本“无所不管”的宰相的权力切割为碎片,分发给不同的人。
所以北宋初期的文官集团十分庞大,这也给人们造成了北宋“重文轻武”的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曾经的唐朝,宰相一个人就能管理宋朝数十位宰相管理的事务,而宰相权力的高度集中明显是与皇权互相犯冲的,这对建立初期、需要稳固统治的宋朝来说极不可取。
所以宋朝不仅是把军权、行政权、财务权互相分开,就连掌管行政权的宰相也设立了多名,就是为了防止权力的高度集中、最后导致宰相只手遮天。就比如说政事堂中除了设立一名宰相之外,还要设立副宰相——参知政事,表面上看似是与宰相协同办公,提高了政事堂的办事效率,但其实也是为了与宰相互相牵制,达到分裂权力、不威胁皇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