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霜降柿子救朕命!”

2020-10-22 16:52:37 作者: 朱元璋:“霜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同时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至此即将进入冬天,此后天气渐渐变冷。古时候因战祸连绵,物资匮乏,天寒地冻时人们常常饥寒交迫,甚至饿死街头,可谁知关键时刻柿子居然可以救命,救的还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命。

关于明朝皇帝朱元璋,霜降时节有这么一个传说。朱元璋曾四处乞讨,风餐露宿。有一天恰逢是霜降,已经几天没吃饭的朱元璋竟然饿晕了,他滚下山坡,幸运的是,一棵老柿子树把他挡住了,才没有摔死。疼痛使得朱元璋苏醒,他却意外地发现,一颗老柿子树,上面还结满了柿子,索性朱元璋爬上老柿树,吃了一顿柿子“大餐”,才保全了性命。

几年后,朱元璋参加义军,不久他已经成为一方将领。但是,朱元璋却对管理军队方面一筹莫展。寒来暑往,又是一年霜降时节,一天晚上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位神仙站在柿子树下,对他说了八个字:“柿子救命,士子治国。”随后,朱元璋攻下了定远,当他见到定远城里的名士李善长时,猛然想起了那一晚神仙和柿子树的梦,于是立刻马上重用了李善长。果然名士李善长有勇有谋,很快帮助朱元璋的军队走上了发展的正轨。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古代爵封分为五个等级,即公、侯、伯、子、男,其中公爵是最高爵位。朱元璋想要加封李善长为公爵,可是武将们功绩也很大,这个决定可能会被反对,于是朱元璋想到了试探的方法。

又逢霜降,老柿树下,朱元璋带领徐达等一班开国武将,他给大家讲起了自己吃柿子救命的事情,当讲到自己死里逃生的时候,朱元璋立刻解下了自己的红色斗篷,披在柿子树上,说:“柿子救命,士子治国,柿子当封凌霜侯!”显然朱元璋成功了,武将们被柿子救命的故事所打动,同意了加封李善长为公爵的事情。

第二天,朱元璋就颁布诏书,封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等六人为公爵,其中李善长位居首位。随着民间人们口口相传,“柿子救命”的说法便延续下来,霜降吃柿子,也成了霜降最主要的民俗文化之一。

朱元璋通过“柿子救命,士子治国”,广纳贤才,繁荣昌盛的大明王朝至此开端。霜降节气功不可没,然而在现代民俗中,霜降同样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朱元璋被柿子救了命,而现代人在霜降前后也有吃柿子的民间传统习俗。“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柿子被认为有“暖胃”的效果。柿子,既能补充维生素,还能满足口腹之欲,是非常不错的霜降节气佳品,它被清代学者王世雄称为“果中盛品”。

除了吃柿子,登高赏菊也是文人雅客在霜降时节必做的雅事之一。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在古人眼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征。

“送芋鬼”也是霜降时节的传统民俗。首先人们会准备瓦片,之后将其堆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如果火烧得越旺那么就意味着生活愈加如意,直至烧红为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去热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出村,这就是“送芋鬼”的来源。人们以这样古朴的方式,避凶纳吉。

无论是朱元璋的“柿子救命”,还是民间的登高赏菊,“送芋鬼”等民俗活动,都表达了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我国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实际上,包括霜降在内的“二十四节气”,都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中华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据此,人们便于安排农事生产乃至衣食住行。中华文化的二十四节气,也使得丰富绚丽的民俗文化得以绵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