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在今天不算大节。但是在战国和秦汉时期,清明节和中秋节还没有形成,九月九重阳和三月三上巳相对,一春一秋,都很有影响。延续到隋唐,重阳仍然算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两个节日都有祈求消灾避难的意思,只不过三月三在水边,叫祓禊,而九月九在山上,叫登高。当然,消灾避难只是节日的一个内容,这两个节日也都寓意着顺应天时的快乐。
三月三日正是草长莺飞的仲春,人们蛰伏了一冬,此时都要走出家门赏花问柳,这叫踏青;而九月九日则是草木摇落的深秋,再往后就是寒冬了,又该蛰伏起来,所以人们也会走出家门,看看那些耐寒的秋草秋花,这叫辞青。由此又引发出来一个意象,大自然的深秋,不就意味着人生的晚年吗?
所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有求长寿的传统。这么多的意思加在一起,逐渐形成了重阳节的三大活动:登高宴饮,佩茱萸,赏菊花。这三件事都非常风雅,容易引发诗兴,所以历来重阳节的名篇很多。比如杜甫“风急天高猿啸衰,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的是登高。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写的是赏菊,乃至簪菊。而王维的“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茱萸杯”,写的则是茱萸。这些诗都非常经典,但是,若论流传程度,却都不及这首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这首诗为什么如此深入人心呢?
先看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时间,重阳。“山东兄弟”呢?这就涉及中国古代山东的概念了。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到了唐代和北宋,一般又以太行山作为山东、山西的分界线,把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称作山东。到了金代,朝廷设置山东东、西二路,明代设山东布政司,清朝设山东省,山东才由地理名词变为政区名称。
那具体到王维这首诗呢?王维是山西蒲州人,当时在长安求取功名,蒲州和长安之间隔着华山,所以他这里的山东用的是古意,指华山以东。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怀念远在华山以东的蒲州老家的兄弟们。这样的诗怎么写呢?总体来说,王维的诗空灵淡远,如诗如画。但是这首诗不一样,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的作品,那个时候,他的感情更充沛,诗风却还没有形成,所以这首诗写得很不像王维,显得质朴直率,而又情深意长。
先看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诗一上来就直抒胸臆,感情也特别浓烈。浓烈在哪里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有没有人觉得,“异乡为异客”说得太啰唆?异乡为客,不就够了吗?再配上“独”字,就是“独为异乡客”。然后再把整首诗都调整一下,就成了“独为异乡客,佳节倍思亲。兄弟登高处,插萸少一人”。是不是也可以?可以是可以,但少了缠绵的诗意。异乡为异客,看起来是啰唆,但实际上是在反复咏叹这一个异字,反复强调着自己的格格不入。
我就在那异乡啊,当着异乡的客人,眼睛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甚至嘴里吃到的,全都和我的家乡不一样。我看别人是异样的,想来别人看我也觉得异样吧?这种感觉让我不踏实,让我倍感孤独。在这种情况下,我多希望,身边能有一个人,和我分担一下这种生疏感啊!可我偏偏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陌生的环境,形单影只的少年。有没有人想到了自己刚刚上大学的样子?送行的父母已经回去了,新的朋友还没有交到。这个时候,是不是感觉格外孤单?本来,这所大学,正是自己中学时代的梦想,大气的北京也罢,繁华的上海也罢,不都是自己心仪已久的地方吗?怎么真的到了这里,却只觉得孤单和恓惶呢?我们刚刚说过,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也只有十七岁,差不多相当于大一新生;而他从蒲州到长安,差不多就相当于今天从各地到北京,谁不是天之骄子,谁不曾挥斥方遒?但是,真到了静室独处的那一刻,还是会觉得孤单无助。这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真切地、毫不掩饰地道出了少年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