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战汉祭坑玉璧

2020-10-28 22:32:26 作者: 闲话战汉祭坑

再看下图,这是馆藏的同一个墓葬出土的四件玉器,玉龙佩一侧的弧度和玉璧的边缘弧度完美吻合,明显可以看出来是同一块玉料切割开制作的,

可见,古人把玉料最大限度的做成尽量大的玉璧,完后剩余的边角料再根据形状做成最大限度的龙形佩。而这些玉璧和龙形佩的尺寸更是从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各个尺寸都有。个别玉璧甚至有四十几厘米,接近半米。

这是江西一个明代藩王墓葬出土组玉佩,珠子是明代本朝的,玉佩明显可见就是这种敲碎的汉代玉璧改制。从古代开始,古玉便被认为是可遇不可求的辟邪圣物,历代帝王、文人雅士都视若珍宝,极有可能是江西的这位明代藩王无意中收藏到了几块汉墓出土的被敲碎了用作玉衣片的汉代玉璧残片,欣喜若狂,命令手下玉匠改制成了一套玉组佩随身佩戴。堂堂一个明代藩王都对此类玉璧残片如此重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收藏不是单纯收藏一个物件,更重要的是历史,以及它背后文化背景。在几千年的历史面前,我们没有资格抛弃任何一件文物,哪怕是一块最普通的残片。

古代玉璧,大有讲究!

宋代玉璧 ,你见过吗 ?

棺底大概有七块玉璧,如此大的玉璧,在考古发掘中实属罕见!

“玉璧”的这些用途,你知道多少?

馆藏镂雕战汉龙纹玉环、玉璧、玉瑗赏析

如果玉璧是有严格的规制的话,那么起码会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会有几个固定的尺寸以对应相应的等级。现实情况是:我们随便翻开一本馆藏玉器书,就会发现,官方考古发掘出土的玉璧,在2厘米-43.2厘米之间有上百个尺寸。各种尺寸的玉璧都有。

第二,会有大量尺寸完全一致的玉璧出现。这两点都没在玉璧上找到。以此可见,这种祭坑玉璧好像在古代是没有固定的对应等级的尺寸的(这种现象不仅祭坑玉璧,其他佩戴的还有礼器玉璧也是这种情况)。或者说如果有,那么它这个规制可能不在尺寸上,而在数量上。好比同时期的列鼎制度,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规定了不同级别使用鼎的数量,却没规定鼎的大小尺寸一样。

另外一个话题是,如下图所示

在汉代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的敲碎了的祭坑玉璧,从形状来看是有主观意识的去刻意敲成长方型或者正方形的,这是为什么?它的用途又是什么?

我们来看两张官方考古资料照片。下图是云南滇王墓出土的玉衣 。只有脸部的玉片是特制的,其他所有玉衣片都是敲碎的玉璧。

我们再来看下图,这是陕西米脂地区一处西汉早期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