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四国鼎立”,为何罗贯中只写魏蜀吴,被抹去的是哪国?

2020-10-29 20:54:48 作者: 东汉末年“四

《三国演义》,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旦被提起,就会把我们带回到东汉末年那个豪杰并起、群雄逐鹿的大争之世。

诚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我们对魏蜀吴三国有着怎样的印象,东汉末年是魏蜀吴“三国”争霸,已经成为我们的固有印象。

但有些历史爱好者却发现,在东汉末年,除了魏蜀吴以外,还存在着一个有别于三国之外的第四国——东国(又称燕国)。因此,东汉末年应该是“四国鼎立”。那么,为何罗贯中在写这部书的时候,抹去了这个国家呢?

事实上,所谓的“抹去”之说,本身有些牵强,因为这个被抹去的国家,在体量上本就难以与魏蜀吴相抗衡。不仅如此,其历代国主更是长期偏安一隅,毫无进取中原之心。将这样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国家强行放到三国争雄的故事世界中去,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个小透明国家的发展史。

经历黄巾之乱后的东汉王朝,国力日渐衰微,尤其是大汉天子,其威权和实力的衰落态势更是变得难以遏制。在这种情况下,各地豪杰争相涌现,所有人都在等待天下大乱的一刻。

在过去,由于小说的影响,我们最常见的是孙权、刘备、曹操或者袁绍、董卓等势力在乱世的发展,但这其实只是中原地区的景象。在更加偏僻的辽东,同样有野心家趁乱而起,他就是辽东太守公孙度。

当时的辽东虽然远离中原,但是袁绍的崛起还是影响到了这里。于是,这位董卓入京后提拔起来的辽东太守转而投向了袁绍,以表面上的臣服换取了发展的时机。客观来讲,这种隐忍和等待,正是公孙度能够最终立国的根本保证。

在公孙度统治时期,他虽然自称辽东太守,但由于同时统摄东莱郡、辽东郡、辽东属国、玄菟郡等四地,他其实已经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土皇帝。他自夸的“雄张海东,威服外夷”也并非都是水分。

与战乱纷纷,豪杰争雄不断地中原相比,辽东其实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他一方面继续想方设法的安抚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减少自身对他们的威胁感,并以联姻等拉拢手段,获取扶余等地的支持。

另一方面,他以近乎“殴打小朋友”的方式对高句丽和乌桓这两个当地势力进行轮番征讨。就这样,在这种蚕食和鲸吞并用的方式下,一个统摄辽东的庞大势力出现了。

公孙度虽然于建安九年去世,但他的继任者公孙康同样延续着他的政策,以胡萝卜加大棒的软硬兼施手段治理地方,同时放下身段降低姿态,减少中原王朝染指辽东的进攻意图。

然而,这种平衡政策既考验执政者的智慧和耐心,同时也需要时势予以配合,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但公孙康死后,其弟公孙恭和其子公孙渊发生了火并,这场内耗一方面严重损耗了东国的国力,使得外部势力得到了窥伺东国的机会。

而另一方面,杀叔继位的公孙渊并没有东国前几任统治者的隐忍和耐心,他主动与东吴联合,却又在发现东吴无力帮助自己后再次降曹。

这种对外政策上的反复无常使得东国变得孤立无援,也让曹魏有了讨伐东国的借口。就这样,原本臣服曹魏的东国,开始与原先的宗主国交战。

可惜的是,与盘踞中原的曹魏相比,东国的国力依旧显得单薄。结果,曹军统帅司马懿通过封赏官爵,轻而易举地将鲜卑拉入了己方阵营,双方脆弱的军力平衡被打破,一场大战之后东国覆灭,公孙氏灭族。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扫尾行动中,司马懿展现出了他从未显露的狠辣和阴毒。为了震慑当地势力,他将整个东国士族全部诛杀,头颅还筑成京观,以至于如今史学家只能从魏蜀吴,乃至日本、韩国的史料记载中寻觅东国的身影。

纵观东国50年的历史,从它的创立者公孙度开始,这些统治者限于实力,从没有与中原逐鹿之心,这自然是因为国力的差别太过明显。对于罗贯中来说,这样的历史故事,因为有了太多的权衡和考量,反而失去了一个故事最应该具有的血性和温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