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美的一首词,既典雅又通俗并不亚于宋词,非常适合浅吟低唱

2020-10-30 14:32:55 作者: 清朝最美的一

人生漫漫,岁月悠悠,总有一首诗,一支曲亦或是一首词,在不经意间拨弄了你的心弦。情到浓时,我们还会不经意间清唱两句。回望历史,翻开泛黄的书卷,那些文字拉长了我们的思绪,无意间发现的一两句诗词,总让我们回味几旬,走近经典,去叩开别样的新世界。

翻开经典,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有着璀璨的文学星河,丰富的文学样式,独具匠心的文学运思,这些都不经让我们沉湎其中之余,也让人不禁感慨于古人的聪明才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説……这些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宝藏,尽管提到词我们会一下想到宋代,但有这样一位词人,他虽生不在宋代,但他作的词,一直传颂到今天,他就是张惠言。

中国古人曾言:“诵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事也。”这里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张惠言的生平。

张惠言是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武进(今江苏常州)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卒于仁宗嘉庆七年,年四十二岁。少年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天资聪慧。年仅十四岁,就成为了童子师。嘉庆四年成为进士,后主要负责补充实录和纂修档案工作,卒于任上。

张惠言,早年丧父,家境贫寒,食不饱穿不暖,主要依母亲和姐姐以女红来维生计,因而张惠言极其懂事,发奋读书。这种艰苦而勤奋读书的早年生活,对于张惠言当然有着极大的影响。虽然他境遇悲惨,但不妨碍他创作出众多美丽的小词,其中便包括了《水调歌头》(五首之一):

《水调歌头》(五首之一)

张惠言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这首词写于张惠言进京参加春闱考试的时候,当时他的学生杨生向他表示:有继续深造的意愿,但有时还是会去做一些违心的事,因而没有做到知行合一,时常感到很痛苦。就这样张惠言写了五首《水调歌头》来勉励这位学生,题目是“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在这首词中,词人先描绘当时的风光“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东风来到,春日的脚步渐近,大地回暖,一片生机的好景象。

“闲来阅遍花影,唯有月钩斜。”这一句,词人提到其实每个人天生就有对美的追求,所谓“阅遍花影”也间接表达词人对于美好的向往,然而“阅遍”之后,仍不满足,因为所有的花虽皆是美之表现,却不是美本身。眼前的景象不能满足心中的渴望,于是只能举首向天,瞧见一弯明月斜挂天际。

那么该词人不经开始思索起,该如何去追求这永恒和完美呢?那就“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要有一支江南的铁笛,要靠近一枝香雪的梅花,而且要“吹彻玉城霞”,让笛声一直飘到天上,飘到“玉城”的云霞之中,便能实现。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残酷的,岁月不等人,词人的芳华已逝。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这两句告诫我们眼前事物的转瞬即逝,不要过分沉湎,否则就可能就会导致真正美的事物被遮蔽,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吧。

整首词通俗易懂,既有词的典雅,又涤荡着诗词本来合辙的韵律,低回婉转间,展现了词人对儒学的一份赤城之心和他独特的修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