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历史的相异与相同

2020-10-30 21:40:12 作者: 四大文明古国

(画作《九州无事乐农耕》;作者徐悲鸿。)

中华文化绵延至今的原因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封闭性和区域性;这只是一个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是在古时中华文化一直领先于周边国家甚至是世界,直到近代工业的兴起才相对落后于西方。中华文化以它特有的包容性吸收着周围国家的先进点;正是这种独特的包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使得历史上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要么选择兼入中原文化而巩固自己的统治,要么选择放弃战果或是扶持傀儡政权。当然也有特例,那就是用武力来进行强权统治,但是以这种方式来维持统治并不稳固,像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只存在了九十七年而已。所以北魏孝文帝要推行改革、清军入关后一边压制一边鼓励文化创作都是处于这个原因。

而中国历史上也发生过两次文化大交汇,这是包容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包容性的重要体现。

第一次文化大交汇发生于汉朝,汉朝张骞通西域后成功地把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播到了西域等地区,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中原文化深刻的影响到了中亚、西亚、南亚次大陆,而它们的文化也逐渐传入。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吴越王钱俶献给赵匡胤的那条用犀牛角做成的宝带就是从这一时期从南亚次大陆地区传入的;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

(南亚次大陆。)

这一次的文化大交汇与后来的第二次不同,这一次是中原文化处于领先占据主体地位的。汉朝向外传出了优秀的中原文化,引入了灿烂的佛教文化以及许多农作物;唐朝俨然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途经今蒙古地区到叶尼塞和、鄂毕河上游,往西到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的地区。西路穿过河西走廊,出敦煌的玉门关后往西走到达新疆境内后有三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到南亚诸国的海路从广州过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到西亚的海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并且唐朝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以及东非的海上交通,现代在这片海域打捞上来的文物已经初步证实了这一点。如此开明且辉煌的唐朝使得当时的周边国家络绎不绝地派使者或人民自主来到长安的太学院学习。因为此时的中原文化既开明又优秀。日本的大化改新也吸收了许多中原文化的精华在里面。直到现在京都的建筑还能看到当时改革所留下的痕迹。

(丝绸之路开辟后经济文化交流盛景图。)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的中原文化在当时的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要比周边的国家文明高出一个数量级。所以这一次的文化交汇的特点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吸收周边国家的文明依附;并且还对南亚次大陆的文明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而第二次文化大交汇与第一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第二次文化大交汇发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特点是“有始无终”,也就是说从十六世纪末以来经历了四个多世纪后至今仍在继续。这时欧洲新航路已经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基本建立,而中国此时正好选择了“海禁”,用闭关锁国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文明以及统治。明朝的“东学西渐”使得许多西方的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开始传入。但我们知道,中国科技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偏向于实用性而不是理论性,所以我们当时并不注重于理论创新,而是把新奇的理论当作一种消遣。像康熙帝几何学就学得挺好,但他也只是在木兰围场打完猎后坐在摇椅上演算消磨时间而已,并没有把它推行起来。

(“世界市场”雏形示意图。)

说白了就是,这一次的文化大教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和第一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已经不是像两汉时期的吸收比自己低一层次的西域文化和南亚次大陆文化等,这一次的文化大交汇西方文化处于相对来说要进步很多的高一级的地位,只不过当时的中原并没有意识到而已。当时的中原农耕文明旺盛,小农经济作为立国之本,加上本身自然资源丰富,所以统治者一方面感到心满意足一方面也为了防止倭寇的侵扰而实施了“海禁”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