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钢盔的发展史,从不受欢迎到成为各国军队标准样式

2020-11-01 08:52:33 作者: 德国钢盔的发

M1918“剪耳”头盔的显著特点是沿头盔外壳两侧有一个突出的弧线。这种头盔通常用于骑兵、炮兵和信号兵,因为它们的形状更适合这些需要“聆听”的用处。它最初是为了让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前线部队在战壕里更好地“聆听”。1918年8月定稿,由埃森霍顿工厂生产,预计总产量为2100顶,它们的大小都是中型的,但最初的计划是尽快生产10万件。头盔的设计已经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如果不是1918年11月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它将作为M18的下一个型号全面发放给德国前线。这种头盔非常受欢迎,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一家德国公司使用了大型M18头盔外壳小批量复制,这也是为了补充一战遗留下来的数量稀少的头盔外壳,并使头围从57厘米加到59厘米。和其他过渡头盔一样,在1940年重新发给国防军时,它被重新涂上了粗糙的油漆。时至今日,这种头盔一直很少见,产量很少是主要原因。

1934年,应军方的要求,埃森·霍滕开始了对新型作战头盔的进行原型和初步设计,这种新头盔是在一战时头盔的基础上改进的。不过,这却可以称之为一种全新的设计,虽然它的外观与一战头盔相似,但更紧凑,重量更轻,使日益壮大的德国国防军给人一种更现代的外观。它由一块经过多次冲孔的含钼钢板制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头盔上巨大的柱状通风孔被可插拔铆钉取代,边缘继续呈圆形,内衬抛弃了一战式头盔的三段式内衬系统,采用了更先进舒适的M1931型,可以让下巴带经过重新设计,以更好地支撑和保护佩戴者的头部。1935年7月1日,德国陆军和海军部将这种新型头盔命名为M1935,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第一个标准头盔,这种头盔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在生产的头两年大约制造了1400万个M35头盔,1935年,德国陆军和空军的士兵们正急切地等待着新的头盔,但第一批M35头盔直到1936年才到达部队!推迟的主要原因是国外的大量订单被优先考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制造的M35头盔出口到许多国家,德式头盔设计在当时世界上非常先进,很快成为许多国家军事现代化的标准装备之一

四:二战时的德国头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头盔设计并不是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直到1943年,M35和M40钢盔都是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时的metal-fabric方法制造的。M42头盔,其特点是粗糙的边缘和微妙的通风口,都是经过改良的,同时这也是德国头盔第一个使用自动化机械使用“热压”技术。M35和M40头盔也是通过连续冲压完成成形与定形的,但不是“热压”,而是机械冲压。头盔在加工前是薄金属片,然后在最后加工前经过几次机械压力机。最后一步是向内滚动钢格边,形成一个软边。烘烤与上色在头盔制造的中间阶段,头盔外壳被放入一个大型工业烤箱中进行一系列热处理。这是因为头盔外壳中的金属经过冲压加工后已经比较柔软。经过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后,金属可再次变硬。大多数头盔完成后需要放回烤箱,以使油漆具有更高的粘性。给头盔罩加衬垫这个步骤还是手动完成的,接着给头盔加上填充物是在一个覆盖着布的木制平台上完成的,这样可以防止头盔上已经涂上颜色的磨损。装配后每个钢盔都被一张纸包裹着,然后包装好的钢盔等待装运,通常装在工厂内的木箱里,运往军队或仓库。当头盔到达仓库时,它们被从盒子里拿出来,并按顺序摆放。

由于相似的制造工艺和成本,M35演变成M40和M42。M1940型头盔随着制造工艺的改进出现在1940年3月。M40头盔与M35类似,但是用更自动化的冲压技术制造的。它在头盔底部保留了一个卷边。M35和M40之间的区别在于头盔外壳上的通风铆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时间,头盔制造商决定取消嵌入排气铆钉的生产工序,而只需将通风口伸出外壳侧面。这一简单的生产流程有助于提高生产率。M40头盔的基本形状略小于M35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