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生前勇冠三军,刘禅为何只给他个充满贬义的谥号“壮缪侯”?

2020-11-03 09:41:02 作者: 关羽生前勇冠

关羽生前勇冠三军,刘禅为何只给他个充满贬义的谥号“壮缪侯”?

关羽(161-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兵困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为此,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结果,曹操与东吴联手夹击关羽,关羽腹背受敌、首尾难顾,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但是,关羽牺牲初年,人们对他的态度是相当淡,以至在他去世年后,才被刘禅追谥为壮缪侯 。

“壮缪侯”是个啥谥号?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所谓谥号,是指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法在刚兴起的时候,没太严密的规定,一般只是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没有恶谥。谥号的善恶,是在周召共和时产生的,如当时的厉王——“厉王”乃暴虐之君王。再者如隋朝的杨广,其死后被李唐追谥为“炀帝”,这个“炀”在谥法中可不是好字。按照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觽曰炀。逆天虐民为炀。也就是说,不讲究道义,残暴无良众叛亲离的君主称为炀。这是李唐为了“黑”前朝君主的手段,其实,杨广并不仅仅是一个“炀”字能概括的吧?

而关羽的“壮缪侯”,就是当时蜀汉君臣对其一生的综合评价。根据谥法解释,“壮缪”并不是个好词: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当时蜀汉君臣给予他的评介就是,在领军方面有能力,没有发挥好(武而不遂),有些名不符实(名与实爽)。这虽不算恶谥,但也绝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高大上的好评价。

一位勇冠三军的上将军,死后为何会落得如此评价呢?这同关羽的为人有相当大的关系——关羽的一生是孤傲的,把谁都不放眼里,不论是同一战线的战友,还是分分合合的盟友。关羽听说马超投奔刘备,就要放下守城重任,赶去成都和马超比试,结果被诸葛亮劝下了。还有他对待老将黄忠,也是要打要杀一万个不服。刘备攻占汉中之后,自称汉中王,封五虎上将。当关羽接到命令,看到五虎上将名单中有黄忠之名时,很是气愤,说:“大丈夫当不与老兵同列!”

这些内部矛盾都让刘备与诸葛亮给化解了,不会给蜀汉带来什么严重恶果。但是,在与对手交往时,关羽也同样是眼高于顶,结果,在关键时刻,把蜀汉的战略要地荆州给弄丢了。事情的前因是,孙权为加强和巩固吴蜀两国的联盟,向关羽提亲,要替他的儿子讨关羽的女儿,不嫁就不嫁嘛!还来了句:“虎女焉能配犬子!”什么人嘛!孙权再不济,也是六郡八十一州之主,三足鼎立有其一,竟被关羽骂做是狗,这一骂不要紧,惹得江东之士人人愤慨,个个同仇!这才有了吕子明白衣渡江,关云长败走麦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