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6年,这六人的慷慨赴死解释了何为中华脊梁

2020-09-28 09:42:20 作者: 公元1626

在讲今天的故事之前,我们要大概的解释一下背景。

但今天的背景并不轻松,因为今天的故事,发生在公元1624年。

公元1624年,是明朝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而黑暗的来源,叫魏忠贤。

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太监。嚣张的太监

魏忠贤,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人,因赌博欠债,被迫自宫入宫,后受到天启皇帝明熹宗宠幸,成为秉笔太监,得以掌控朝政。

众所周知,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个"木匠皇帝",对政事基本上不闻不问,整天泡在木匠活中不能自拔,因此掌控天下的权力,自然交到了"秉笔太监"魏忠贤手里。

极度的权力,带来的只能是极度的欲望。

魏忠贤在获得权力之后,极力构陷当朝大臣,并逐渐铲除异己,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

眼看着明朝朝堂逐渐被一个阉人搞得乌烟瘴气,哪能坐以待毙?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

但因为魏忠贤的死党太监从中作梗,这份奏折未被天启皇帝理会。

于是这二十四大罪状,落到了魏忠贤手中。

而杨涟这封弹劾魏忠贤的上疏,看的他冷汗直冒。

因为这封上疏中的罪状,每一条罪状都涵盖了无数含冤的性命,每一条罪状都足以置魏忠贤于死地。

这是魏忠贤第一次与死亡如此接近。

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魏忠贤擦了擦脸上的冷汗,露出了狞笑。

他决定将这些讨厌的文人全部铲除。

于是自天启四年起,内阁成员尽数被赶回老家,革职的革职,下放的下放。而少数不愿意屈从于魏公公淫威的,魏忠贤也不准备放过。

以杨涟为首的东林党六人被魏忠贤故意构陷逮捕入明朝最为灭绝人性的监狱:"诏狱"。

由此到天启五年九月十四日,东林党这六人无一人幸免,全部被迫害死于狱中。

杀红眼的魏忠贤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将屠刀对准了其他反抗的大臣,于是又有七人被魏忠贤诬陷,逮捕入狱,并再次被折磨至死。

这七人和之前冤死狱中的六人被合称为"前六君子后七君子"。

而杀掉这些文臣还不够,魏公公还搞起了特务机构,在民间大肆抓捕对自己不满的老百姓。

据说曾有四人在家中饮酒,其中一人喝的酩酊大醉,借着酒劲,他大骂魏忠贤欺压百姓,陷害忠良。

但另外三个兄弟,听着他骂魏忠贤,却连大气都不敢出,只是一个劲的喝酒。

然后令人后怕的一幕出现了,之前喝醉的那个哥们儿还没骂完,就有十几个东厂特务踹门而入,并将辱骂魏公公的人处以寸磔之刑(类似于凌迟)。

这还真有些国民党搞白色恐怖那味儿了。

所谓手眼通天,鱼肉百姓,差不多就是魏忠贤这般了。

就是在这样血腥残酷的背景之下,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登场了。不阿的官员

之前我们提到的"前六君子"之中,有一人名叫:魏大中。

此人为朝庭股肱,在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时,他也激烈上疏陈述魏忠贤的种种罪行。

如此正直为人,必然要受到魏忠贤的报复。在被连贬三级之后,魏忠贤仍然不打算放过魏大中。

于是魏忠贤以虚假的罪名缉拿魏大中,并下令将魏大中抓捕归案。

头子发话了,东厂特务这些走狗们自然听命而动。很快便将魏大中缉拿,并将其押送回京城。

但押送的途中,出事情了。

押送的队伍路过吴县(今苏州)时,一位名叫"周顺昌"的"病假官员"接待了他。

周顺昌,字景文,苏州府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初被任命为福州推官,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天启年间因为魏忠贤作乱,告假还家。

就这样,刚正不阿的周顺昌遇上了光明磊落的魏大中。

一个是告假官员,一个是朝庭囚犯。

但这两人却相见恨晚。

周顺昌当即决定设宴款待魏大中,并时刻不停的跟随着魏大中。

两人实在是相当投缘,谈话之中,周顺昌竟然许诺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魏大中的孙子。

于是押送魏大中的特务看不下去了,我们好歹是给魏公公办事,你个小小的周顺昌怎么敢当着我们的面儿,和朝廷重犯交心?当我们是透明的吗?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