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是古代政治格局上的一个特色,不可不尝。统治者任用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外戚也是很好理解的事情。外戚通常来说在很多人眼中带有一些贬义的色彩,毕竟多多少少通过裙带关系上位。不过在外戚当中也有真正有才能、有道德的人物,比如西汉时期的卫青或者东汉末年"三君"之一的窦武。到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奠定或者开创了三个政权,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家的外戚。
刘备:糜竺、糜芳、吴懿、吴班
不得不说,刘备的外戚的存在感非常高,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首先是糜竺、糜芳兄弟。刘备在东汉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成为徐州牧,糜竺是徐州巨富,也是徐州别驾从事,他是刘备统治徐州的死忠力量。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刘备被袁术、吕布联合驱逐出下邳,刘备集团在广陵时山穷水尽,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在这个情况下,糜竺将妹妹嫁给刘备,将家产送给刘备渡过困难期,彻底加入到刘备集团中。
糜竺算是刘备的贵人之一,但是他本身缺乏政治或者军事上的才能,所以一直被刘备当一个吉祥物供养起来。相反他的弟弟糜芳还算被授予重要的职位,就是南郡太守,刘备所辖荆州最重要的一个郡的长官。结果糜芳的表现很令人费解。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阳、樊城,江东集团偷袭荆州。在江陵城固若金汤,关羽大军悬兵在外的时候,糜芳向孙权投降,导致荆州全境沦丧和关羽战死。糜芳成为吴臣,糜竺也因此愤懑而死。
糜芳为什么投降江东,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定论。有一个说法是糜家兄弟的地位受到另一方面的外戚的动摇,就是吴懿、吴班这一系。吴懿、吴班本来是刘焉的故旧,妹妹吴氏嫁给刘焉的儿子刘瑁。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刘备击败刘璋占据益州,在法正等人的劝说下,娶吴氏为妻子。吴懿又成为刘备的大舅哥。
吴懿在刘备集团或者蜀汉的表现比糜家兄弟要丰富得多。吴懿参与过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在蜀汉建兴八年(即公元230年)和丞相司马魏延一同深入到陇右,取得"阳溪之战"的胜利;后来诸葛亮去世,吴懿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成为蜀汉汉中都督,拜车骑将军,成为蜀汉最重要镇戍的军事长官。除吴懿以外,吴班也是蜀汉重要将领,他是吴氏的从兄弟,参与过"夷陵之战"和诸葛亮北伐,与魏延、高翔等人击溃司马懿,表现也比较突出。
孙权:吴景、徐琨、徐矫、徐祚、谢承、文雍
孙权家的外戚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层次,早期的外戚起到的作用比较大,后面的外戚大多打酱油。这可能也是创业和守业带来的影响。在江东集团比较重要的外戚是吴景、徐琨,吴景是孙权的舅舅,徐琨是孙权的老丈人。
吴景早先就跟着孙坚混,得到一个骑都尉的名衔性质的官职;孙坚战死后大部分残余势力都归附袁术,其中就包括吴景。袁术还是颇信任吴景这个人的,以吴景为丹阳太守。这相当于把江东的大门交给吴景保管。孙策也是在这个时期投奔吴景,击败江东境内的山越首领之一——祖郎。
而后吴景、孙贲接纳东汉朝廷所置的扬州刺史刘繇,反而被刘繇驱逐出丹阳郡。孙策、吴景、孙贲等人受到袁术的命令攻入江东,击败刘繇。在这个时候孙策已经具备脱离袁术的资本,但是时机并不成熟。或许是为了打消袁术的疑虑,孙策令吴景、孙贲返回寿春,吴景又被袁术任命为广陵太守。在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袁术僭号天子,孙策趁势脱离袁术,并且将吴景等人召回到江东,以吴景为丹阳太守。吴景在建安八年(即公元203年)去世,其后代吴安、吴纂(吴景的孙子)都卷入东吴政治斗争而死,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