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日历》笑傲市场那些年

2020-11-04 03:15:08 作者: 《故宫日历》

时至1933年12月间,1934年版《故宫日历》开始发售,每个售价二元二角,比之维持了三年的售价上涨了两角钱;外埠邮费也较之先前涨了五分,涨至三角。究其原因,乃是因再度改进印制工艺及设计款式,广告中为之声称:

明年日历更加精美,插图颇费选择,均与时节相应。如端节有屈原像,孔子诞有孔子像,元旦有陈舒《新年大吉》画。印刷用一百磅咪色无光铜版纸,底托铜架坚固工致,与今年日历大不相同。

涨价之后的《故宫日历》,是否还能继续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是否还能继续稳居国内日历产品的“龙头”地位,一切都还有待市场考验。当年的《故宫日历》代售商家,对此又有何营销策略呢?就在这时,“沙滩杨本贤广告部”隆重登场了。1933年12月4日,北平《世界日报》头版,刊出1934年版《故宫日历》发售广告。广告中称:

“故宫大日历,厚铜版纸精印活页,一面日历,一面古物(古画内郎世宁等名画家作品最多),较前两年出品尤为精彩绝伦,馈赠亲友尤为相宜。每只售洋二元二角,函购加寄费三角。【注意】每购日历五只,加赠《梅兰芳剧影》一册,购十只加赠《富连成卅年史》一册。经售处:北平东城沙滩七号杨本贤广告公司。”

这里推出的优惠活动,颇具北平地域特色。《故宫日历》买五只送“梅兰芳”,买十只送“富连成”的噱头,在当时京剧票友众多的北平城中,应当是有一定广告效应与推销效果的。

其实,代售《故宫日历》的杨本贤广告公司,在中国广告史上也是大名鼎鼎,这是1921年创办的北京首家广告社,其主要业务是为在京各报承揽广告业务,后来发展到兼营电台和影院广告,其经营规模与专业程度在当时的中国广告业内是有口皆碑的。《故宫日历》由杨本贤广告公司代售,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强强联手”的意味;其营销推广的力度与专业度,明显要优于本地与外地的代售商家。

就在《故宫日历》公开发售的这一年,古物陈列所推出的《古物日历》也隆重登场。古物陈列所当时与故宫博物院并列,也设在故宫内,成立时间还早于故宫博物院11年,是我国第一个以皇家藏品为主的博物馆(1948年3月与故宫博物院合并)。仅据笔者所见,《古物日历》只有1934年版面市,此为其初版,亦为其“绝版”,1934年后的《古物日历》,至今尚未见存世者。《古物日历》开始与《故宫日历》同时发售,并同样选择杨本贤广告公司为代售处,也就正是在1933年末。

1933年12月4日这一天,在北平《世界日报》上,《古物日历》也与《故宫日历》同时刊出发售广告。广告中称:

“两用活页古物日历,厚铜版纸精印五彩,每页背面均应时按节选插古物古画,如宋画七十二候、郎世宁、赵世固等花卉人物及龙舟竞渡、中秋佳瑞等图。洋装书式,布面金字,装潢雅致,壁上案头,皆可适用。旅行携带,俱甚便利。馈赠亲友,尤为相宜。定价二元五角,预约七五折,邮费三角。”

当时,《古物日历》的定价竟然比《故宫日历》还高出三角,估计是“洋装书式,布面金字”的装帧,使印制成本有所增加所致。80余年之后,如今仍在印制发售的《故宫日历》,也还是“洋装书式,布面金字”,不过没有穿孔活页以及暗扣托片的设置。而当年《故宫日历》的“挂式”与“台式”两种款型,则都没有再行采用。可以据此推知,如今《故宫日历》的款型,应当是综合了原版《故宫日历》与《古物日历》的装帧设计特点,有所取舍与创新而成的。

1937年版《故宫日历》成“绝版”

随着《故宫日历》在北平社交圈中的广为流行,其声名也很快远播至天津及华北地区。至迟在1934年,《故宫日历》即已委托天津《大公报》代售。到了1937年元旦前夕,《故宫日历》在天津已呈“供不应求”之势,遂出现了天津商家直接在北平订购再转销的情形。此举无异于绕开《大公报》代售处,急于因“洛阳纸贵”而要“抢生意”了,足见当年这一新年日用物件的流行热度。

1937年1月20日,阳历元旦过去20天之后,《华北日报》头版仍在刊发1937年版《故宫日历》的广告。北平代售商家仍是杨本贤广告部,且每只日历的零售价优惠到了一元九角八分。其实,从1月16日起,接连五天,杨本贤广告部一直都在《华北日报》上,刊发这样的优惠发售广告。这样的降价优惠力度,或许是考虑到了阳历新年已过的缘故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