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皇室后裔隐居山村,为保持血统纯正不与外界通婚?来看事实真相

2020-11-04 16:57:06 作者: 清皇室后裔隐

近亲结婚是被道德和科学所不允许的。

从道德上说,是乱伦,扰乱了亲属间的伦理关系。

从科学上说,近亲婚配的夫妇有可能从他们共同祖先那里获得同一基因,如果这一基因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传递给了子女,则他们的子女就可能因突变纯合子而发病。即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大为提高。

为了避免近亲通婚,中国古代汉族有同姓不婚的原则;古埃及、西方天主教也明确禁止近亲通婚。

但欧洲的王族、贵族为了维持权力统治者的血统纯洁性,经常在亲人内部通婚的;另外,相关数据表明,南非和中东国家20-50%的婚姻是在嫡表亲甚至是更亲近的亲戚之间结婚的。

亚洲的日本天皇家族,也一度实行内部通婚制度。

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与自己的哥哥敏达天皇是夫妻;第二位女天皇皇极天皇先嫁给了叔叔高向王,后来又嫁给了伯父舒明天皇。

即使到了近代,昭和天皇与香淳皇后仍是不惧科学的惩罚,近亲间进行结合。

明仁天皇本人也是近亲结婚的产物。

说起来,为了保证血统纯正,只局限在特定人群中通婚的事儿,大清王朝的皇族也干过。

清室入主中原,为了保持皇室血统的高贵,也为了避免被汉族同化,早早就定下了满汉不得通婚的规矩。另外,清皇室也盛行过蒙满联姻,但也只能在蒙满贵族间进行。所以,满族贵族通婚圈也是很小的,经常会发生近亲结合的婚姻。

其结果是基因库单调,遗传病机率增加,后代体质递减式减弱,生育能力衰退。

可以说,清朝皇族的衰败,既有社会学的原因,也有生物学的原因。

近来,网络上多方传言,说辽宁有一个叫泥塔村的地方,是清朝皇室后裔聚居地,该村还保持满汉不通婚的恶习,为保持所谓的“血统纯洁性”,只在近亲间进行婚配。

此说,着实吓了我一大跳。

现代文化教育普及面这么广,偏僻在那个地方的清室皇族怎么还这么不开眼、这么执迷不悟,还在奉行内部通婚制度呢?

为此,我特意做了些查证。

网文中说的泥塔村,属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偏岭乡的一个行政村。

该村地处辽东半岛腹地,南面是千山之余脉白石砬子,林木葱郁,禽兽繁多。东、西、北三面却又被太子河(古称衍水) 所环绕,交通不便,环境闭塞。

就在这个闭塞的小环境里,的确生活着一群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后裔。

在满语中,“爱新”是“金”的意思。

现在,泥塔村的爱新觉罗氏全者改姓了金。

这群皇族爱新觉罗后裔是怎么出现在泥塔村的呢?

村里人这样解释:金氏本是皇族爱新觉罗氏,原居住在京城之中,后来先人中出了命案,为了避罪而逃亡到了到泥塔村。当时,领头的是一个老寡妇,这个老寡妇死后成为了宗族茔地之祖。

这个故事应该是真的。

因为,金氏的祖坟一直被称作老太太坟,而这个老太太坟就在台沟东山坡上。1990年,曾有历史学者在台沟东山坡老太太坟上发现有完整的碑座一、碑额一,残断的碑身四块。

碑额中有“万古流芳”四字;四段残碑之一右侧残存有“康熙貳拾有两年季秋”,其下残断,文字不可知。碑中有“康考”,“婢”,“氏之灵位”数字。因碑太重,无法翻动,另一侧碑文不可知。从碑文可知碑刻立于康照二十二年。即爱新觉罗氏(金氏) 从京师流落到此当在康熙二十二年以前。

另查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盛京内务府隐匿土地名册》,在迷岔里(本溪市旧称)的盛京内务府皇庄旗地领各庄头中,有金色力、金佛保等满洲旗丁。这些金氏满族旗丁,即现在泥塔金氏之先人,金老太太之后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