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得,为什么没有统一?

2020-11-08 11:14:39 作者: “卧龙、凤雏

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著名隐士司马徽之言。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隐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

司马徽,作为三国时神龙见首不见尾,犹如天龙八部中扫地僧一般,一锤定音的存在,按理说他的话就相当于高屋建瓴,振聋发聩的,

那么问题来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得,为什么没有统一?

1、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诸葛亮在刘备手下虽能得到充分施展其才华和抱负,但终究难以吞下“占据天时”,北方大部的曹操和“占据江东已历三世,独得地利”的孙权,而最多也只能与之分庭抗礼,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蜀地相对江东和北方大部,偏安一隅,敌人也不是平凡之辈,诸葛亮几乎是以一人之力独抗枭雄曹操和曹操手下两大顶尖谋臣荀彧和司马懿。

2、凤雏在助刘备拿下蜀地后,早早离去。

蜀国建立初期,凤雏庞统不顾自身安危,为刘备攻打刘崇夺取益州制造借口,在落凤坡中箭殉国。

所以刘备自蜀国建立后只有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同时拥有两大顶尖谋臣的时间短暂。

3、从字面上解释。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二者兼得,为什么没有统一?是说安天下,而不是说得天下。安的只是蜀国一国的天下,自保有余,进攻略显不足。

4、“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司马徽在说完“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之后,并没有说完,还说了一句话:“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意思是刘巴和法正,这两个人,如果缺少一个,那么汉室就很难大一统了。

其中,子初指的是刘巴,字子初;孝直,指的是法正。

建安初年,天下饥荒,法正与同郡人孟达一道入蜀依附刘璋,法正这个人,十分才华横溢,过了很久才被任命为新都县令,后来被召到成都代理军议校尉。法正既得不到重用,又遭到侨居蜀地的同郡县人的诽谤,说他品行不端,故法正感到很不得志。

被派去出使到刘备那边后,意外觉得更加谈得来,于是便投在了刘备门下。法正专心跟随刘备之后,为他出谋划策,出了很多好主意,包括给原老板刘璋送去了劝降信,还主张刘备去攻打汉中。

总之,刘备对他非常倚重,将他封为几乎和丞相一样的地位,但是,没多久他就心力交瘁,去世了,刘备仿佛少了左膀右臂般。

而刘巴,就是在法正去世后接替他职位的人,他本身也是极有能力的,处理公文是一把好手,但是很可惜的是,由于积劳过度,刘巴也很快就去世了。

而失去了这两位谋士的刘备,很明显已经应验了司马徽的那句话,这可不是失去了一个人,而是两个人都去世了,所以,刘备的匡扶汉室计划被拖了好大一截后腿。

其实即使这两个人还在世,对刘备的帮助也更多在统一天下后的恢复工作上,前期的统一工作还是要落在凤雏卧龙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