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后代之一,竟助推曹魏代汉,还是司马懿掌权的大恩人

2020-11-10 08:03:46 作者: 汉武帝后代之

曹叡病危期间,原本打算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只是曹宇性格谦恭,推辞任命。曹宇是曹操之子曹睿叔叔,曹叡年少时,颇与曹宇亲近,即位后宠幸曹宇,赐予王位。

而夏侯献(夏侯惇之孙)、曹肇(曹休之子)、秦朗(曹操继子)与刘放、孙资有矛盾,由于刘放、孙资长期掌握国家机要,夏侯献、曹肇心中忿忿不平。一天,殿中有一只鸡飞上树,两人互相说:“这也太久了,看他们还能活几天!”刘放、孙资担心后患,于是私下离间他们与曹睿关系。

临终之前,曹睿召刘放、孙资密室问计,先问曹宇为何要推辞,两人回答是“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就是说,曹宇自认能力不足,所以才推辞不就。肯定了曹宇品德,却否定了曹宇能力。

曹睿又问:“曹爽可以代替曹宇吗?”刘放、孙资随即表示赞成,随后两人又极力劝说曹睿立即召回征讨辽东的太尉司马懿。曹睿接受了他们建议,让他们书写诏书命令司马懿火速返回,但不久之后,曹睿又改变了想法,下诏制止司马懿不让他来。

但之后曹睿又召见刘放、孙资说:“我自己要召回太尉,而曹肇等人反让我止住他,几乎败坏了我的大事!”应该是之后曹肇等觐见了曹睿,并劝说曹睿不要重用司马懿,但刘放等人日常离间谗言起作用了,曹睿对曹肇等已有成见,所以最终任命曹爽、司马懿为曹芳辅政,而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官职全被罢免,注意是官职全免,不单是退出辅政人选这么简单。

《魏晋世语》记载:“刘放、孙资久掌中央事务,夏侯献、曹肇等人不满,刘孙二人怕这些人辅政后自己失权,故力劝曹叡改任曹爽、司马懿辅政。”

让刘放、孙资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两人是曹爽、司马懿的大恩人,但曹爽专权之后,“孙资不愿居要职而无权,于是称疾让位”,刘放也只是空有一个显赫名头。而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孙家子孙顶多位进太守,刘家子孙仅仅位进越骑校尉、骑都尉、郎中等中低级官职,并没有进入司马氏代魏的功臣序列,司马懿父子对这两人并不领情。

可以说,没有刘放、孙资,就难有司马氏代魏与五胡乱华,中国历史可能就是另一个走向。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