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是少有的几乎没有黑点的政治家之一。其虽然掌控了季汉的军政大权,但是却丝毫没有私心,为季汉的国家大事鞠躬尽瘁,堪称忠臣的楷模。其和刘备的深厚友谊以及彼此间的信任,更是成为了中国君臣关系的典范。
也正是如此,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不乏"粉丝",而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的首任国主李暠便是其中之一。他不但十分推崇诸葛亮为人处世的方式,还用其训诫子孙的话语来教育自己的后人。更在私下里将自己和大臣刘昞比作刘备与诸葛亮,以此来昭示自己对于刘昞的看重,更能看出其对于诸葛亮的推崇。
我们知道从魏晋时期开始,诸葛亮就已经被政府视为臣子的标杆了,那么为什么李暠会有如此强烈的感情,并且多次在正式场合提到诸葛亮呢,这和西凉当时采取的政治路线间有没有关系呢?
凉武昭王李暠西凉对于晋朝正统的维护和推崇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凉州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前凉时期,张氏治下的凉州成为了北方汉人的避难所,因此其麾下聚集了大量能人志士,使前凉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力量。虽然张氏后人逐渐走上了荒淫的道路,并最终被前秦吞灭,但是凉州地区的经济基础依然十分稳固,这也让凉州成为了众多军阀争夺的重点。
而另一方面,前凉时期在朝中发挥极大作用的世家大族们在凉州地区依然有着不俗的实力。在前秦崩溃之后,依靠军事优势夺取凉州控制权的吕光,就是因为对部分士族官员进行了残忍的迫害,才导致其实力严重受损,最终失去了对于凉州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让凉州进入了分裂时代。
后凉国主吕光残害了不少士族
而西凉在建立的过程中,李暠就得到了不少士族官员的帮助,因此西凉是一个在东晋时期少有的汉人政权。在这样的政权中,强调其统治合理性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向当时的正统王朝东晋示好,这样既可以得到政治上的盟友,又可以吸引周边的士人前来归附,这正是前凉得以兴盛的要点所在。
因此李暠采取了前凉张轨相似的政策,即在政治上奉东晋为正统。而在讲究以忠孝为本的晋代,诸葛亮一直被视为臣子的标杆。在陈寿所撰写的《三国志》中,也有提到当时的官员被要求阅读诸葛亮的文章,以此来提升对于王朝的忠诚度。
诸葛亮画像
李暠对于诸葛亮的推崇,可以看做是对于晋朝政治舆论的继承,这有利于其将西凉塑造成为一个典型的封建政权,并以此来吸引更多汉臣的归附,对提升其国力以及政治影响有不小的帮助。西凉迁都后的以攻代守
李暠对于诸葛亮的推崇还有可能来自于两者类似的处境。我们知道在夷陵之战后,季汉政权便处于相对的弱势之中了,但是由于其强调在道统上的正义性,秉持着王业不偏安的理念,诸葛亮以弱势连续进行对曹魏的北伐战争,这其实也是一种以攻代守的选择,以此来减轻自己后方可能遭受的军事压力。
而建立西凉的李暠其实也面临着相似的处境。在李暠建立西凉的时候,其东部的北凉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无论疆域的大小还是军事实力都远远超过西凉,这让西凉面临着极大的防守压力。
北凉国主沮渠蒙逊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暠却决定将西凉的都城从西面的敦煌,迁到更接近北凉国境的酒泉。这样的决定在开始的时候自然受到了群臣的反对,但是在李暠的坚持下,他还是将都城定在了酒泉。
在迁都之后,李暠不时对北凉国境进行进攻,并作出积极东伐的姿态,宣称要为晋室克复中原。不过在李暠发展酒泉地区军事力量的同时,其仍然将敦煌视作自己的立国之本,并在那里进行了土断,将中原人士安置在敦煌附近,帮助后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