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楼梦》:扒一扒红楼梦中的玉石文化,为何作者侧重描写它

2020-11-10 10:29:07 作者: 解读《红楼梦

“红学”由来已久,被时间沉淀后依然被大家喜爱,说明《红楼梦》的文学造诣极高,《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巅峰,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不仅勾勒出了中国封建大家庭的兴衰,还对我国多元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展现。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其中这“石头”就是特指各种玉石,文中“宝玉”、“黛玉”、“妙玉”等人物名中都带有玉,可见《红楼梦》将我国的玉石文化作为标签,以玉石为文化符号,带领读者去逐步发现玉石文化背后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文化。

一、中国既有的玉石文化

1.玉石的发展

从石器时代早期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有别于其他文明的一种特有文化。玉石大多是很久以前地壳产生的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岩石经过漫长的复杂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不同的玉石形成的条件不一样,玉石作为中华民族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岩石在这个漫长的变质过程中,以和田玉为代表的玉石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从而逐渐的整个玉石家族融入社会当中。

2.玉石的象征

玉石虽有软硬之分,但大多都以温润、纯净为特点深受国人的喜爱。虽然玉石也是石头,却有别于其它石头,可以说是石头中的“佼佼者”,从而使玉具有了不一般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中,玉石被看作是显示身份等级地位的象征,是社会中“礼制”的体现工具。人们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温润、纯洁比喻为君子的思想品质,作为表现佩戴者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质。

因此,玉是东方意识形态物化标志,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外在体现。玉是高尚人格的象征、玉是国家财富的标志、玉是权力的化身、凝聚着古代国家最高权力和威严,玉石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

二、《红楼梦》中玉石的文化

1.作者自身价值取向

《红楼梦》引用女娲补天的神话为楔子,用石三万多块石头,却独独剩下一块没用,并将此石留在青埂峰下,这块石头经过女蜗锻炼灵性渐通,而后将进人红尘云游一遭,又将此石头所经历之事镌刻在一块奇石之上,故为《石头记》。

文中人物都有玉字,日常生活中的玉器玉杯、白玛瑙碟子、翡翠盘……在文章中对出现的玉器和玉文化都具有重要描写,这是曹雪芹这样的学问人受中华传统玉文化熏陶,对其在思想体系、知识结构的形成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他在小说中提到有关于玉的那之高之纯的境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纯洁的玉性和复杂的人性结合的最好表现。

曹雪芹作为细腻、正直、处于风雨飘摇的封建末世的传统文人,其志依然是考取功名,成为治世之才,可是却受家族拖累,不能受朝廷任命,所以才借那女娲补天独剩下的顽石感慨“无材可与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他的仕途没落导致他郁郁不得志,遂欲借物言志。

他发现曾经代表社会中优良品质的玉石,此时已经被刻上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标记,沦为古代上层社会的珍宝,于是他“披阅十载”的而撰“玉记”,就是将玉文化的精髓领悟的淋漓尽致,借玉言志。可是《红楼梦》不能看作是一本自传体小说,虽然曹雪芹用通灵玉借玉表达自己的志向,但是后来他发现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便在《红楼梦》中塑造出贾宝玉这样一个讨厌仕途,不求功名之人,更将旧社会中崇尚的“文死谏武死战”贬得一文不值。

《红楼梦》中王熙凤曾对改名为小红的红玉说“讨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曹雪芹借文中人物的嘴说出对玉和封建传统等级观念的讽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