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叛变,为啥汉朝平乱仅用3个月,唐朝平乱却花了8年?

2020-11-10 16:05:34 作者: 同样是叛变,

作为历史上最“风光”的两个时代,汉之强盛和唐之繁华,向来值得夸耀。但在封建社会中,再好的时代,也有晦暗。

汉代有七国之战,唐朝有安史之乱,皆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不同的是,汉代的七国之乱只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下来。安史之乱,却是旷日持久,有如无休无止的风雨巨雷,直接摧毁了大唐帝国的大半高楼。即使八年之后雨过雷停,还是给大唐留下了不散的阴云。

七国乱

“专权”两个字,对于封建社会的皇帝,或许是最讨厌也最喜欢的一个词。在位的时候,如果有外戚、权臣甚至是宦官专权,就好像是别人占了自己睡觉的位置,那滋味可真是十分难受。可如果换过来,专权的是皇帝自己,大权独揽,统领全国,那就很高兴了。汉高祖刘邦开疆拓土,建立汉朝,立言:“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就是想让权利都集中在他的家族这里。

后来,经过几代皇帝励精图治,汉朝渐渐稳定下来,政通人和。到了汉景帝这一代,刘氏皇位基本就坐稳了。于是,汉景帝开始不满于权力的分散,甚至不想和自己的宗室兄弟分享江山。他听取了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策”,没收各地藩王的财权和军权,以巩固他的中央集权。

如果说汉景帝是雄狮,那他周围这些诸侯,就是环伺的虎狼。他想削藩,无异于虎口夺食,当然引起了极大的不满。众人纷纷起兵,七国之乱由此爆发。

但是汉景帝想要削藩,自然是做好了抵抗这些人的准备的。而天眷汉景帝,这时候他手下有一个大将,叫周亚夫。周亚夫率领的细柳军,披坚执锐,军纪严明,甚至有“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样的军令。

不足三月,周亚夫就率军平定了七国之乱,甚至没有让这个听起来很威赫的战乱在史书上留下太多笔墨。

战乱平定后,整个汉朝的走向也是为之一变,渐渐形成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大一统局面。总之,汉景帝面临的这场内乱很快就被控制住了,结果还不错。与此相比,唐玄宗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偏宠成患

唐玄宗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高兴。因为他得了一个好臣子,叫安禄山。安禄山本是胡人,但当他以三百多斤的体重跳起精湛的胡旋舞时,圆滚滚的肚子耸动,赢得了唐玄宗的哈哈大笑和由衷宠信。

当然不全因为胡旋舞。安禄山确有军事才能,而且很会装傻讨乖,唐玄宗让他见太子,他就说:“臣不懂汉礼。只知陛下,不知太子。”比他小了十六岁的杨贵妃还收了他做干儿子。以后每次进宫拜见,安禄山就先拜贵妃,再拜玄宗,说“胡人规矩先敬母亲,后敬父亲。”

干爹干妈对他的表现满意,宠爱他怕是比亲生子还亲昵些。就这样,在唐玄宗的极度崇信下,安禄山被任命为三镇节度使,带兵近二十万。他的表现也没让干爹失望,在与契丹人和奚人作战时,频传捷报,保卫了大唐安宁。而唐玄宗呢,除了一些不能摆脱的决策,连早朝都不太想上,就和他的美人贵妃,每天编曲编舞,踏踏实实地搞艺术。

其实,如果有人发动战乱,在打仗这件事上,汉景帝有周亚夫,唐玄宗有安禄山,本来也没差很多。不过致命的是,安禄山本人造反了。

跟汉景帝的七国之乱不同,唐玄宗没有做什么准备,精心筹谋、韬光养晦的反而是安禄山。

安禄山在汉人里打得火热,但本身是个胡人,他一方面享受着唐玄宗给他的财权军权,一面又暗中联系自己的粟特本族,招兵买马,聚敛钱财,到了猖狂的地步。安禄山最后一次进京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要造反了,但唐玄宗还给他送了一大堆东西,让宠爱的高力士亲自把他送出京城,不舍得和他作别。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