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托孤:内事不决问张昭,孙权2次任命丞相,为何都不用张昭?

2020-11-10 22:31:30 作者: 孙策托孤:内

孙策临终时,为孙权留下两位托孤大臣——张昭和周瑜,并叮嘱:“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且,孙策还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孙权不能成事,那么你张昭就取而代之吧,而如果我军终究无法在乱世中立足,那你就带领我军往西投靠最为强大的势力,不必再有所顾虑。孙策这则临终表态,与刘备托孤于诸葛亮何其相似。而以东吴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来看,孙策的表态较刘备更加真心实意。

而孙策死后,张昭亲自扶孙权上马,率文臣武将列队而出,向全军示意孙权为新主。张昭在孙权初步掌权时,确实也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孙权出征时,往往让张昭留守;江东有人叛乱,也是张昭平定之。但后来孙权当上了吴王,两次任命丞相时,虽然百官极力推荐张昭,但孙权还是把他排除在候选名单之外。这又是为什么呢?

张昭因为是东吴老臣,又被孙策托孤,因此颇有自傲之心,甚至倚老卖老。而且,张昭性格刚直,说话口无遮拦,经常好心办错事,弄得孙权下不来台。有一次,孙权设酒,大宴群臣。席间,好酒的孙权让大家一醉方休、尽兴而归。张昭闻之大怒,马上愤然离席。孙权不知何故,马上拦住他说:“大家共同欢乐,公为何发怒?”张昭怒怼说:“昔日商纣王也是如此欢宴狂饮,他也认为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孙权的酒宴,被张昭一句话整黄了,他本人也在下属前面折了面子,岂能不气。

还有一次,辽东的公孙渊向孙权投降。孙权头脑发热,决定派一万人携带大批财物渡海去辽东犒赏公孙渊。张昭得知后,立即劝谏孙权不要这么做,否则这一万人将有去无回。孙权不听,而张昭的语气也越来越不客气,于是双方大吵起来。

孙权按耐不住,手里按着刀说:“我已经尊重您到了极点,而您多次在众人面前让我难堪,我恐怕会控制不了自己!”言下之意,张昭再多嘴,只有死路一条。张昭看了孙权很久,不禁痛哭流涕说:“我早知你不会听,但太后去世前对我再三嘱托,我是尽忠而已。”听罢,孙权把刀扔在地上,与张昭相对流泪。但他的话,孙权还是没听。

之后,公孙渊果然背盟,东吴的一万人马有去无回。孙权跑去向张昭道歉,可张昭闭门不出,还用土把自己家的大门封死了。孙权命人打开封土,可张昭仍然以病重为由不出面。于是,孙权便放火逼他出来,但张昭反而把门窗关的更紧了。孙权无奈,只得又派人把火给灭了。僵持许久之后,张昭才被他的儿子扶了出来。孙权在张昭面前悔过认错,这才被其原谅。所以说,从个性上来讲,刚硬耿直又得理不饶人的张昭,并不适合做宰相。

张昭不适合做宰相,还因为他缺乏作为宰相的政治素质。赤壁之战前,东吴内部就战与和的问题上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张昭是力主投降的,这或许与当年孙策给他的遗嘱有关:如果实在无法生存,不如就降了吧。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孙权听了张昭的意见,后来的吴国就根本不会存在了。所以,后来孙权当了皇帝后,口里还是常常念叨周瑜的功劳。而张昭本打算接着奉承几句,还没开口,就被孙权怼了回去:“如果当时听了张公的,我们现在就都要饭去咯。”张昭听后羞愧难当,拜伏于地。

张昭劝孙权降曹,这确实是其一生最大的污点,也直接决定了他不能成为东吴丞相。此外,张昭个性孤傲、刚烈强硬,不仅孙权屡次遭到他的批评,连鲁肃、甘宁、诸葛恪等重臣也都曾被张昭奚落。丞相为百官之首,贵在圆通兼顾,张昭这种个性很难堪此大任。所以,孙权设立丞相时,第一任是孙邵,第二任是顾雍。即使张昭呼声很高,也被孙权弃用,终身与东吴宰相无缘。孙策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孙权显然没有听进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