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很多智谋和胆略上乘之人,在蜀汉也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个人独撑。就比如提出过“子午谷奇谋”的魏延,就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他在刘备刚刚入川的时候就跟随,之后更是为刘备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很得宠信。刘备也因此给予了他很多重任,但奇怪的是,一向对刘备尊敬且信服的诸葛亮,却对这个魏延非常不看好,甚至有些排挤他。按理说,大家都同效忠一个主公,又可以互相商议谋略,尤其是在三国后期,蜀国人才枯竭的情况下,诸葛亮对于魏延也都是严防不放权,究竟到底为何呢?
首先,就要说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描写的一个情形,那就是北伐后期,诸葛亮自知自己的命数,为了能坚持完成北伐大业,他用七星灯为自己续命,但是在严密部署的情况下,魏延却突然闯入他的帐中,破坏了七星灯的阵法,导致诸葛亮的谋算失败,从诸葛亮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那等同于害命,虽然这个故事出自演义,其中有很多作者的夸张成分,但是我们也还是能从中看出,魏延和诸葛亮之间的不睦并不是空穴来风。
其次,就是魏延本身的学识文化不高。诸葛亮在三国乃至后世,都有着非常伟岸的形象,是一个知天文懂地理,学识渊博,治国有术,打仗有道的人物,而他所欣赏的也正是那些和他经历和精神都高度契合的人,但魏延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他本人虽然勇猛,会打仗有经验,但是他没什么文化,缺乏系统的章法和韬略,即便是他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这样的计谋,诸葛亮也不信任它的可行性。刘备虽然重用他,但是诸葛亮却一直对其谨慎防范。
最后,就要说魏延这个人的脾气个性了。如果说诸葛看不上他,还带有点偏见,那他自己过于孤高狂傲,就是有点作了。比如刘备想安排人去守卫汉中,大家的意见是让张飞去,结果刘备选了他,他一看如此得重用,便有点自傲,经常逢人就夸耀自己。等到了战场上也是不服管束,很难驾驭,这让一直负责军务的诸葛亮也很头疼。即使到了后来蜀国无将,不得不派他做前锋,诸葛亮也是处处牵制他,谋划身后事情的时候,也是背着他。而他的结局也并不好,在诸葛亮死后,他和杨仪互斥对方谋反,最后自己却被杀。如果评价他这个人,有怀才不遇的地方,但也有性格的缺陷,落得最后也只能一声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