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贵为13朝古都,繁荣兴盛,自唐之后一蹶不振,长安因何衰弱?

2020-11-12 21:40:13 作者: 曾贵为13朝

汉朝以后,又有许多个王朝和政权在长安建都,长安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发展扩大,到唐朝鼎盛时期,长安居民已过百万,供应这么多人日常吃饭所需的粮食,早已超出关中的全部粮食产量。即使是现代社会,供给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并非易事,何况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落后的运输条件之下。

中国有句古话:百里不运粮,说明对于重量重、不耐储存又廉价的粮食来说,没有人愿意做长途运粮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亏本买卖,因此保证长安城不缺粮食的问题,必须由政府出面解决。

古代粮食最快捷划算的运输方式是漕运,唐朝政府每年都会组织大量民夫,将从山东和南方等主产区收集来的粮食装上船,通过人力拉纤沿黄河逆流而上,再走渭河水路运抵长安。

漕运虽然勉强解决了长安的粮食难题,但其中的存在的诸多弊端也逐渐显露无疑。

首先每年组织纤夫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财力,成为唐朝政府的巨额财政负担,只能通过提高农民税收补足。

其次黄河航道险恶,漕运本身极具风险,尤其是途径三门峡的一段航路水势湍急,礁石密布,更有"中流砥柱"将河道拦腰截断,在此倾覆的船只不可胜计,造成的大量粮食损失令当时的人既心痛又无奈。

本来古代农民就是靠天吃饭,粮食生产极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再加上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虽然政府百般努力,但长安缺粮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

史书中隋唐两代出现过多次"天子就食"的记载,就是皇帝率领文武百官来到洛阳居住,以缓解长安的粮食压力,可见当时都城缺粮问题之严重。

除了长安人口过多带来的粮食压力,巨大的燃料需求也给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由于煤炭应用尚未普及,作为燃料的木材一直是唐朝人的生活必需品,加上建筑房屋也要消耗木材,当时的关中已经几乎找不到可堪栋梁之才的高大乔木,长安附近清一色是光秃秃的荒山野岭。

自然环境的破坏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导致长安周边的粮食产量进一步下降,陷入无法控制的恶性循环,至此虽然长安还有"帝乡"的美誉,让一代代皇帝恋恋不舍,可是现实却清晰地告诉他们,是时候该另寻他处了。

在唐朝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中,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因为这里不仅是主要的粮食产区,农业生产技术成熟,而且工商手工业发达,经济繁荣,文化积淀深厚,而南方除了长江两岸的狭窄地带较为富庶以外,基本上都还属于未经开发的蛮荒之地。

可是唐朝时这一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世家大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北魏开创的"耕者有其田"的均田制走向瓦解,许多农民所拥有的田地狭小贫瘠,甚至无田可种,却依然要缴纳沉重的赋税,于是不堪重负的农民纷纷背井离乡,逃往南方以求生存。虽然唐朝政府农民南下逃避税负的行为深恶痛绝,但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客观上大大促进了南方的发展。

北方农民逃往南方,不仅给南方带来充足的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农耕和生产技术。他们开荒拓土,用辛勤的汗水将野地变为良田,提升了南方的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同时在与本地居民的相互交流中,也促进了南方的文化发展。到了唐朝中期,南方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北方,成为唐朝的"国命"之所在。

导致北方经济总量逐渐落后于南方的,还有安史之乱这一关键原因,历经八年的战火硝烟,北方各地已经变得残破不堪,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而未被战乱波及的南方则后来居上,其粮食产量和税收成为唐朝赖以延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