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加班”有加班费么?聊聊我国古代的“加班文化”

2020-11-14 23:19:37 作者: 古代“加班”

领导起模范带头作用,下面官员也只好陪着加班,而且随着古代君主权力逐渐加强,这种现象也越来越频繁。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不仅要选满、汉大学士及各部长官在军机处值班,皇帝召见时还要随叫随到并"跪受笔录",无论是从时长还是工作强度来看都十分辛苦。

此外,一旦出现战争、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官员们想不加班都不行。写下著名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张养浩在他60岁那年前往陕西治理旱灾,在赈灾的过程中由于频繁加班,最终竟病死在任上,一代清官就此陨落,令人唏嘘不已。

古代官员们尚且如此,而被剥削的普通老百姓们更是面临各种残酷的"加班"。一种是强制兵役,这点在杜甫《石壕吏》等诗篇中便可窥见;另一种是劳役,如明代太监魏忠贤为了彰显威势,调集了大量的老百姓去修建他的家乡肃宁,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苦难。

回到标题,既然古代加班情况频繁出现,那么他们还有所谓的加班费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古代官员为皇帝多干活那是天经地义,工资只跟职称有关。当然,多数皇帝也不会不体谅下属,如前文救火灾的几位最后每人得到了宋孝宗二百贯钱的赏赐。

然而赏赐与否全凭皇帝喜好,部分皇帝甚至还会对过度加班实行惩罚。比如明初官员开济,在他担任刑部尚书期间曾带领下属每天额外加班4小时,朱元璋听到后"切责之",骂他不孝,不知道回家侍奉父母,开济听后十分惭愧,本来勤劳的加班反倒起了副作用。

看完上述内容后,读者们是否还羡慕古代的生活呢?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终究是不断进步的,或许我们现在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合理,然而笔者这里还是希望各位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少些抱怨,多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