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发姜子牙去打纣王,大战前夜还载歌载舞,学者:这些舞者很重要

2020-11-14 23:17:51 作者: 姬发姜子牙去

众所周知,历史经历了非常多的战乱,而一些战争直接导致了很多朝代的命运转折,就比如说牧野之战。有很多历史学者曾不断探究发生在3000年前的这一场战争,一场决定商周命运的大战。这场战争在史书上留下了很多相关记载。

屈原《天问》:武王三军,人人乐战,并载驱载驰,赴敌争先,前歌后舞,凫噪欢呼。《尚书大传》: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惟丙午,王还师,师乃鼓躁,师乃慆,前歌后舞”

史书虽然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载体,可是也存在一些差错和缺失,甚至作者的一次夸张描写,可能就会让后世的人产生巨大的疑惑,不过武王伐纣时,姬发姜子牙的部队载歌载舞,确有其事。

根据记载,在武王做出了伐纣的决定之后,一路上欢歌笑语,士兵争先恐后。到了商丘进行牧野之战的前一天晚上,他们在军队中还是载歌载舞,而在战争中也保持着这样的心态。战争是惨烈而悲壮的,对于如此重要的场景,为什么周军没有严阵以待,反而采取如此“娱乐”的态度呢?

周武王的正义之战

我们都知道牧野之战可以称得上是决胜局了,输了就可能被灭国。而且以小搏大,两方的实力相差比较悬殊,按照常理来说,人数较少胜算较小的这一方应该时刻绷紧神经采取谋略,进行背后突袭或者攻其不备,而不是正面进攻,这与当时的轻松愉快氛围相矛盾。

因为史书记载,周国出动士兵4.5万人,甲士3000人,而商朝出动军队70万人。按照这个数量对比,周国的士兵还开心个什么劲呢?

周人士兵比较少,而殷商是大邦,如果想要以小博大的话,唯一的胜算就是将其一举击溃,而周王深知这个道理,在出战之前也会鼓舞士气,意思大概就是如今上天都让我们一起去讨伐纣王,这次的机会难得,如果不能一击必杀的话,以后就没有其他的机会了。

周武王一直在对自己的士兵和对方的士兵宣扬,商纣王暴虐,正义始终会战胜邪恶的。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这是正义的,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常理之中。而史书上也表述这是一场正义之战,加入一些正面而欢乐的描写,表示认可和褒扬。而结果也是预料一样,当周人大军赶到战场上时,纣王的军队立刻崩解投降。

当然,周武王伐纣王倒也不是纯粹为了正义,周氏图谋商朝已经持续了几代人。经过了四代人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契机。不过在牧野之战的前几年,周武王曾在孟津观兵,当时前来会盟的部队有几百诸侯,而且他们都承诺可以助周武王一臂之力,但那时候周武王还是认为时候未到,当时纣王的实力太过强大,还是找了个借口解散了队伍。

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而让周武王真正下定决心去打商纣王的还是纣王自己作死,杀了比干,自断左右手,这才让周武王嗅到了机会。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饹周。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

特殊部队

曾学者研究后表示,牧野之战的载歌载舞其实存在一支“特殊”部队,这些舞者很重要。牧野之战时,有很多诸侯的军队加入,其中就包括巴蜀军。而在这场战争之前,巴蜀的军队就向周国臣服,于是才跟其讨伐商朝。巴蜀军队很有特色,他们就是以歌舞的方式冲锋陷阵。所以“歌舞”并不是一种娱乐,而是战斗形式或者仪式,而这些就来自这只“特殊部队”。

虽然关于所记载的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到底是不是描述当时巴蜀勇士的战斗方式,如今已经无法得到证实。不过,根据巴蜀的习俗和史料记载来看,有很大程度上是真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