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不穿裤子、穿什么样的裤子这件事儿,在古代可是大有讲究

2020-11-15 20:04:36 作者: 穿不穿裤子、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裤子的造型有阔腿裤、紧身裤、喇叭裤等多种造型,造型可以随着时尚与风格变化而变化,但本质上也不过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在古代,穿裤子这件事情,可是有着很大的讲究的。

穿不穿裤子或者是穿怎样的裤子,是一门不得了的“学问”,背后折射的是时代发展的文化因素,体现的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先让我们来看看,在汉朝之前人们穿没有“裆”的裤子,是怎样的呢?

01 古人发明的“开裆裤”

和其他事物发展一样,裤子形态的演变发展也有一个过程。在很久远的远古时期,中原其实就有裤子的发明。但早期的裤子,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概念,最大的作用也只是对衣裳的一种补充。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格致镜原》中有提到过一个说法:“禹作袴。”这里的“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裤子,一个最常见的词语,“纨绔子弟”也正是有着同义。

其实深究起来会发现,历史上所谓的“袴”还可以细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能遮住小腿的胫衣,有历史学家研究表明,它的外形有点接近现代的高筒袜。第二种就是开裆裤,据说在汉代以前,所谓的裤子,大多都是开裆的。根据考古现象发现,当年在湖北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开裆裤,实际上就是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实物证据。

其实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去想,开裆裤的话,第一印象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如果进一步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大多是离不开当时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的。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有历史学家认为远古时期中国大地天气炎热,人类的耐热性不强,尤其是夏季,没有较好的乘凉驱热方法,“穿的很凉快”自然也成了最直截了当的一种措施。

另一方面,由于早期纺织技术水平并不高,人类所穿的衣物材质大多都是粗糙麻布,面料都是较为低档的。后来由于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丝绸,富人们的衣料多用丝绸制作;直到宋元时期,黄道婆引进了棉纺织技术,促使中原上下纺织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人们的衣物质量才得到提升。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涉及到当时人们的文化观念。在《黄帝内经》等一系列中医经典著作当中都有相关的记载,特别强调人的气血、经脉需要与外界“相通”,由于受这样的观点影响,开裆裤自然要比封闭的更为流行。同时也可以理解的是,在古代各方面技术都不够发达,滋生细菌,确实也会引起各种疾病,而“通风”也不失是一种好的方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当时开裆裤是人们所穿的“流行”裤子,但当时人们礼义廉耻等相关观念逐渐成型,结合我国封建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干农活免不了是大多数人需要做的事,由于“开裆”,做起农活来要实在不方便,担心“走光”。

所以,祖先们就发明了其他的“穿搭”方法,比如将开裆裤内穿,外面还穿类似于围裙的“裳”,并且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尤其是社会地位较高的贵族与妇女,“裳”逐渐加长盖到脚面。同时呢为了配合这种穿法,古人还采取一系列的规范来避免“走光”,比如普遍采取跪坐的姿态,待客或交谈等。由此可见,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也与这些细节有着密切联系。

02 合裆裤开始于汉昭帝时期霍光

与开裆裤相对的,就是在汉昭帝时期,霍光鼎力助推女性穿起的合裆裤。霍光作为汉昭帝时期的朝廷重臣,由于他的外孙女上官氏嫁给刘弗陵后,多年始终没有生育,霍光为了间接控制刘弗陵,于是命令宫女们都穿上封裆的“穷袴”。这一点可以追溯到《疑耀》记载的:“古人袴皆无裆,女人所用皆有裆者,其制起自汉昭帝时上官皇后,今男女皆服之矣。”

随着汉朝的发展,合裆裤不仅被女子所穿着,男子上战场也会有穿。尤其是打仗和干重活时,需要有大的动作幅度,所以这时候相比起开裆裤,合裆裤就是更好的选择。但对于贵族的女子来说,不需要干重活,她们可以依旧穿着开裆裤,外面以裳作为点缀。因此,这样的合裆裤也被称作“穷袴”,一般穷人女子多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