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宋仁宗的五位哥哥早亡,哪里会有“狸猫换太子”的好戏?

2020-11-16 12:58:10 作者: 若不是宋仁宗

太后降旨让王曾前去巡视。王曾回来报告说,丁谓包藏祸心,有意让雷允恭将墓室移至绝处。太后听后,大惊失色,盛怒之下,想把雷允恭和丁谓一并杀掉。冯拯劝阻说:"当今皇帝初承大统,即命诛杀大臣,恐怕会惊骇天下臣民。"

于是太后就未杀雷允恭,仅将丁谓贬职,改命王曾为平章事,吕夷简为参知政事。

当初,刘太后在收宋仁宗自己的儿子之后,就与杨太妃一起养育,而仁宗的生母李氏,仍旧生活在先朝留下的嫔妃群中,从不自命特殊。人们因畏惧太后的权势,都不敢在仁宗面前提起此事,因此仁宗虽逐渐长大成人,但仍不知自己是李氏的亲生子。

后来李氏病危,仍然自我克制,被晋封为宸妃。等李氏死后,刘太后想以一般宫女的礼仪来办理她的后事,在宫外为她治丧。此时吕夷简为宰相,奏请李氏的葬礼应该从厚。

刘太后闻奏,便把仁宗叫起来,退往幕后商议。过了一会儿,刘太后独自站在帘后说:"一个宫女病死,相公如此用礼,这是为何呢?"

吕夷简回答;"臣待罪为相,凡事无分宫内宫外,都应当认真参与。"

刘太后怒道:"你是想离间我们母子的关系吗?"

吕夷简说:"太后还想不想在日后保全你们刘家的基业?"

但是刘太后仍然不听,不久颁诏,想凿开内宫城墙来出殡,以免李氏灵柩经过后宫正门。

吕夷简得知后,就对内侍罗崇勋说:"宸妃生下了皇上,她的葬礼却不成体统,他日必然有人要承担今天的罪过,到那时不要怪我吕夷简没有提醒大家。以我之见,应该用太后的服饰入殓,用水银防腐。"

罗崇勋听后也害怕承担责任,于是赶紧跑去请示刘太后,终于获得刘太后允诺,以太后之礼葬了李氏。

那么宋仁宗是在什么时候,又是什么人告诉他自己的生母并非刘太后,而是李宸妃的呢?这里有两种说法。

其一,荆王赵元俨,是宋太宗的第八子,性情威严刚毅,无人敢于冒犯,被人称为八大王。由八大王出面告诉仁宗说,陛下是死于非命的李宸妃的亲生骨肉。仁宗这才得知自己是宸妃的儿子,为此痛哭多日,下诏自责,并亲临洪福寺祭拜宸妃亡灵,为宸妃开棺易容、更换棺木,以水银装殓,使之下葬时面色如生,穿戴皇后的冠服。

事后仁宗感慨道;"人们关于我的身世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啊!"

但宋仁宗毕竟占了一个"仁"字,他并没有因此忌恨养母刘太后,反而对她的祭祀礼遇更加优厚了。

其二,据一些史料记载,刘太后逝世不久,据说是他的另一位养母杨淑妃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杨淑妃言下之意,宸妃乃是被刘后所害。

宋仁宗极为愤怒,多年来对刘太后的恐惧全部都变成了对刘太后的怨恨。原来正是因为刘太后并非自己生母,才会对自己那么冷淡,才会经常刁难自己。

宋仁宗立刻下令,派兵包围刘太后寝宫,包围刘娥娘家。然后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开棺验尸。然而开棺之后却意外发现,棺材中的李宸妃面貌如生,没有一点中毒的迹象。宋仁宗这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刘太后,下令撤去兵马,并下诏嘉奖刘太后的亲眷。

宋仁宗自己也亲自到刘太后灵前谢罪,焚香哭泣,说:"从今之后,再也没人会冤屈大娘娘了。"

可是,对揭开此事的养母杨淑妃,宋仁宗却没有任何怪罪。从此之后,宋仁宗尊奉杨淑妃为章惠太后,对这位养母事事依从,极为孝顺。

后来这件事情被小说《三侠五义》和戏曲广为渲染,所以就演义成了一场惊天动地、感天动地、悲天恸地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其实历史远没有故事复杂。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仁宗认母"这一事件,并不像《狸猫换太子》故事说的那样,包拯几乎参与了整个事件的过程,这其实与包拯没有任何一点关系。

包拯像

这件事发生于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也就是仁宗亲政之前,而此时包拯还没有任何功名,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包拯才考中进士是在公元1027年,那时他已经二十九岁,本来他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但由于包拯为孝敬年事已高的双亲,请求回到家乡附近的和州(今安徽和县)任职。但由于仍无法照顾父母,于是包拯又辞职回家,在家乡孝养双亲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才在亲友劝告下,离家去天长县(今属安徽)任职,而这时包拯四十岁,已进入不惑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