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临下传59:引领团队的从来不是制度,而是你的所作所为

2020-11-16 21:40:58 作者: 春秋临下传5

鲁定公十三年(西元前497年)晋国发生内乱。起因是赵简子鞅杀掉了邯郸主官赵午。

三年前,赵鞅带兵攻击卫国,卫国服输,送了晋国一些人口。赵简子放在邯郸。邯郸是赵家的族人赵午掌管的。

到了鲁定公十三年,赵鞅要加强自己的封地晋阳的实力,向赵午索要500户移民,用来充实晋阳的人口。但是赵午觉得这样做,可能会引起卫国不满,于是想先攻击齐国,等齐国起兵来报复时,再以躲避齐国的由头,带着卫国进贡的人口迁到晋阳。赵鞅以为赵午起了异心,便杀了赵午。赵午的儿子赵稷、家臣涉宾(邯郸卫人的头领)便在邯郸发动叛乱。赵鞅便派兵包围了邯郸。

图据网络

赵午是晋国另一大族中行寅(又称荀寅)的外甥,而中行寅则是另一大族范吉射的女婿。所以赵午、中行氏和范氏三家关系很好。中行氏与范氏准备作乱,攻打赵鞅。

赵鞅的家臣董安于听说了这件事,便来告知赵鞅,叫赵鞅先发制人。

赵鞅不同意。赵鞅对董安于说:“晋国有法令,首先作乱的人是死罪。我们还是等别人先发动吧。”

董安于说:“与其让我们的百姓受害,不如让我一个人领死。我们起兵吧,您就说是我私自起兵的。”

赵鞅还是不同意。约二十年前,赵鞅曾经向郑国的贤人游吉请教礼法,游吉讲了个“九无真经”,其中第一句就是“无始乱”,就是不打第一枪。赵鞅非常敬重游吉,一直坚守游吉说的道理。

七月,范氏、中行氏进攻赵鞅在赵国国都的府邸。赵鞅出逃到了自己的封地晋阳。而韩简子与中行氏不和,魏襄子与范昭子又不和,智文子又想谋夺中行氏的权力。于是韩、魏推智氏为盟主借口范氏中行氏作乱,以晋侯的名义起兵驱逐了范氏、中行氏,然后派兵围了晋阳,准备连赵氏一起灭了。史上著名的赵韩魏“三家分晋”事件的序幕于此拉开。茅边散人说

二十年前,“先发制人”成为霸主公然宣称的政策时,散人便叹息说:世界恐怕要不安宁了。

先发制人,尽管是以保护自己的人民的名义进行的,表面上看似乎也有道理,但它使人们对当前大家默认的规则失去了根本信任,从而会使所有人都不再有安全保障,本国人民也会天天胆战心惊,不知何时会受到他人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当年游吉对赵鞅说“无始乱”,已经知道天下必然大乱,但告诫赵鞅,一个对自己的德性有期许的人,即使做不到挽狂澜于既倒,也绝不应该做倡导动乱之人。这就是仁人与不仁之人的区别所在。

赵鞅到晋阳后,晋阳百姓同仇敌忾,即使智氏水灌晋阳,城中军民不得不支棚而居、悬釜而炊,仍为赵家坚守,与赵鞅数十年亲身践行礼法有无关系?

《礼记-缁衣》篇中说:“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倘若赵氏先发制人,晋阳军民会不会仍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