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灭袁绍,没有他就没有曹操,晚年却和曹操闹掰,死得很突然

2020-11-18 23:17:26 作者: 挟天子灭袁绍

文/商学野

在三国时代,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自从黄巾之乱后,东汉政府基本失去了对国土的控制,天子政令不出宫墙。虽然大家都知道魏蜀吴三国分了天下,但其实在东汉末年,整个中国大大小小的诸侯有十几个,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所说的:"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当年讨伐董卓的联军号称"十八路诸侯",这其中的袁绍、袁术、韩馥、刘岱、陶谦是郡国大官,是当时的风云人物。我们熟知的"刘关张"此时是袁绍手下的无名小卒,而枭雄曹操也只是不起眼的一个"骁骑校尉",在诸侯中只能排到末位。

但是在董卓被杀后,曹操却迅速崛起,接连打败了的袁绍、吕布、袁术、张绣等等势力,彻底平定北方。曹操之后以天子之名出师南下灭了刘表,要不是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可能三国的历史真的会被改写。

曹操之所以能在乱世脱颖而出,除了依靠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外,还跟一个谋士的密切相关。这个人就是曹操一统北方的第一功臣,被他亲切称作"吾之子房"的荀彧。

荀彧在三国时期可能并不如诸葛亮、司马懿、庞统、郭嘉那样出名,但是在曹操阵营之中,他相当于一个领航员,是曹操重大战略的决策人。

荀彧,字文若,东汉末期颍川人,他的家族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颍川荀氏"。颍川这个地方在两汉时代名士辈出,初汉三杰之一的张良就是颍川人,也难怪曹操得到荀彧后会将其比作"子房"。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少年时颇有才名。何颙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曾官任相国长史,他对年少的荀彧评价非常高。《三国志》记载:"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

荀彧成年后举孝廉,于永汉元年入洛阳当官,担任宫守令。此时的汉朝已经油尽灯枯,黄巾之后洛阳又爆发"十常侍之乱",董卓趁机拥兵挟持天子。永汉元年九月,董卓废掉了汉少帝,立了汉献帝刘协。

董卓的跋扈让荀彧愤恨,他愤而辞官回到了颍川。这时候天下大势已经变化,董卓残暴不仁,天下诸侯都有怨气,大战一触即发。荀彧此时选择带着宗族离开颍川去了冀州,加入了袁绍阵营。

当时的袁绍实力强劲,而且家世显赫,时人都认为他能成大事。但是荀彧观察发现,袁绍为人好大喜功,刻薄寡恩,有名无实,实在难成大事,于是他开始寻谋明主。

这时曹操进入了荀彧的视野中,曹操间因为刺杀董卓而闻名诸侯,此时他首倡义兵讨伐董贼,荀彧觉得他有勇有谋,是一时英雄。于是在一年多后,荀彧离开袁绍,投奔了曹操。

曹操本是一员武将,得到了荀彧后,他才真正走上了雄霸一方的道路。荀彧并不是军师,没有跟随曹操东征西讨,而是坐镇后方,制定大战略,让曹操没有后顾之忧。

荀彧加入曹操账下的时候,曹操正进攻徐州的陶谦。但此时后方的张邈和谋士陈宫配合吕布造反,兖州多个城市反叛,曹操将失去根据地。吕布挑拨豫州刺史郭贡攻打荀彧所在的鄄城,这时候荀彧挺身而出,单人和前来进攻的豫州刺史郭贡谈判。

郭贡看荀彧一个人都敢出城谈判,觉得曹操早有防范,于是便撤军了。

这是荀彧在曹操账下第一次崭露锋芒,就把曹操从覆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但这种战场奇谋其实并非荀彧所长,荀彧被后世称道的是他的战略眼光。荀彧对曹操影响最大的两件事,都是改变曹操命运的战略,第一是"迎奉天子",第二是决战袁绍。

建安元年,黄巾之乱基本平定,汉献帝从长安返回了洛阳。这时候荀彧献计让曹操迎接天子,以求在对外征战中占据主动。

当时的曹操账下武将谋士大部分都不同意这个意见,因为曹操的实力还不是很强大,徐州久攻不下,袁绍虎视眈眈,主动迎接天子太过张扬,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荀彧此时力排众议,用晋襄公和汉高祖的例子来说服曹操,迎奉天子能让他在乱世中正名,以天子之名出师,在战争里能占据道义制高点。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