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北京城里的八大蒙古王爷府

2020-11-19 10:31:34 作者: 盘点北京城里

这座王府在北京是最难得的,罗府后代在北京应当被评为“最佳王族子孙”,北京皇室、王公后代几乎都是败家子,又逢中国百余这么个多灾难,罗亲王府以后直至解放竟然没有被其后裔变卖拆毁,在北京据说只有唯一阿拉善这家,真是好样的阿拉善。这座蒙古王府东侧保护完好,院制、房舍、游廊依旧。这样看来,说明古建不怕被占用,而是在于占用单位和住户的德性,罗亲王府里私建乱建不少,可是,原来古建不毁不动。

卓王府

卓王府即科左中旗的卓哩克图亲王王府,坐落在北京东城区什锦花园原19、21号院。第一代亲王乌克善是达尔罕亲王满珠习礼和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的长兄。他身材魁梧,英勇善战,多次带领科左中旗蒙古骑兵出征,帮助清王朝打天下。在绰尔曼城,乌克善率兵大败林丹汗,在大同、上方堡、宣府大败明朝守军,在杀虎口亲自擒获明朝外藩大臣,在索伦擒获叛将噶尔珠塞特尔、哈拉柱,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战功。乌克善是大清王朝在崇德元年(1636)首封的亲王,也是科左中旗的第一个亲王,比满珠习礼受封达尔罕亲王早23年。卓哩克图亲王传了十六代,七、八、九、十、十一代卓哩克图亲王都担任过哲里木盟盟长。

卓王府与北京城里的清宗室王府比较,规制略小些,但也有正殿、配殿、寝殿、后罩房等。第十四代卓哩克图亲色旺端鲁布(1908年承袭)、第十五代卓哩克图亲贺喜业勒吐莫尔根都在此居住过。北京人不解蒙语,把卓王府称为“赵王府”,“赵”是“卓”的音变。1932年,贺喜业勒吐莫尔根去日本留学,把王府卖给了直系军阀吴佩孚。1939年,决不事敌的吴佩孚被日本牙医害死,停灵49天,什锦花园的住户不用做饭,磕过三个头就可以到吴家吃饭,并且中餐、西餐、清真饭菜俱全。吴佩孚死后,伪蒙古军政府军长李守信以40万银元买下卓王府。后来,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长郑介民也曾一度搬住此府。从卓王府住过的这些显赫人物,就足以想见它当时的奢华和气派。现今,这里有北京饮食服务总公司宿舍和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等单位。

那木济勒色楞达王府

坐落在安定门内花园府的末代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达尔罕亲王府。达王府即科左中旗的达尔罕亲王王府。第一代达尔罕亲王满珠习礼是孝庄文皇后的四哥,顺治十六年(1659)被封为亲王,传十二代。这十二代亲王,在京城先后有三处王府。

安定门内花园府的达尔罕亲王府。花园府(当时北京人也称此花园为“达子府”花园)在安定门大街路西,东邻灵官庙、姑姑寺、柴棒胡同,南达车辇店胡同,西接北锣鼓巷,北接大贵子、小贵子胡同,再北边是安定门西墙根。此处达王府占地面积8亩,东北角有一组院落。这是达尔罕亲王在北京最早的王府。历史上达尔罕亲王到北京朝觐,除了朝廷接待住如意馆外,这里便是他的长住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末代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表现了很高的民族气节。他拒绝日本侵略者的利诱,以治肺结核为由,不做蒙奸,离开沈阳,来到北京,住此王府。

达尔罕亲王府

末代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从沈阳来到北京在安定门内花园府的达尔罕亲王府住了一段时间后,搬到东四马大人胡同(现育群胡同15号院)。这处王府为三进院,大门开在东南。外院有倒座的南房、西厢房和北房。穿过腰房是中院,中院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北房三开间,东耳房两间,西耳房连着西院为五间。中院西南角有便门通后院。20世纪90年代中期,末代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后人曾同意把此王府赠与故里科左中旗人民政府。解放战争期间在开鲁担任县委组织部长、时任大连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的李柱大姐,感念哲里木盟老乡在她打游击期间把她的女儿养到十几岁这份深情,主动联系光大集团愿意帮助玉成此事。笔者曾从中帮助联系科左中旗人民政府,后来,不知其详。

色布腾巴拉珠尔的达尔罕亲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