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林黛玉柳絮词,是明亡悼歌,更是葬花吟的变体

2020-11-23 14:29:40 作者: 为何说林黛玉

以前读到林黛玉的柳絮词,只觉得悱恻缠绵,直到这次重读红楼,却终于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原诗如下: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且听我慢慢道来: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般来说,古诗词中,只要出现更古的人名地名,语出非常必有妖——必有典故,所以要解读林妹妹这阙【唐多令】必须从“百花洲”和“燕子楼”入手。

“燕子楼”的典故,比较多,在这首诗里一般选用白居易一诗逼死关盼盼的典故,为啥是这个?还是先看啥是“百花洲”。

首先“百花洲”的典故是啥?这可就有点难度了,一番努力搜索分析过滤之后,我终于捞出一个关键人物:曾巩(唐宋八大家那个,百花洲可就是始于他喔)

这个百花洲,应该是济南大明湖的夏雨荷啊不对......是百花洲,如同燕子楼是和名妓关盼盼联系在一起差不多,百花洲历来是个和文人名士联系在一起的地方!

可是百花洲怎样能和柳絮扯上典故?

顺藤摸瓜,百花洲和柳絮关系不是很明显,但曾大家果然有一首《咏柳》!

虽然木有贺知章大大的“碧玉妆成一树高”那么有名,但也不是无名之篇——而且,你只需随便扫一眼,那味儿就来了: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看表面,这文字描绘的,可不正是“粉堕百花洲”的景象!

而且“东风”这个词,林妹妹的末句就是“嫁与东风春不管”

——不过,这不重要,咏柳絮扯上东风,再寻常不过了,所以,想要走火入魔,“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才是重点。知道为啥有索隐红学了吧:这该死的柳絮随着东风满天胡乱飘飞,导致日月(明)都看不见了(你们忘本了),天地被清(清)霜统治啦!(捂脸)

当然,为了不“断章取义”,我们还需要将原作的表像和内在的含义全都解释出来,看是不是讲得通: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作者借用了曾巩的咏柳所表现出来的意象,这两句就成了是林黛玉全诗的背景:朝代更替,前朝文人丧失了根基,他们如柳絮般漂泊,不知魂归何处;风雅守节十来年的名妓关盼盼,为何终在燕子楼绝食而死?只是因为不识冲天物之志的人白居易的道德绑架!

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仓皇飘零,朝不保夕,还说什么满腹才华,一身节气?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他们还是想活命啊!还想展示风流文彩啊!但是他们的大明朝已经不在了,难道就这样将自己殉葬?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咋办?虽然哀伤,但还是迎接新时代吧,历史是无情和不可重来的,会将一切带走和淹没。

好了,以前说过,林黛玉是贵族六代,但其实林家可能有贵七代,而开国重臣的贾家才刚到贵五代,两代人甚至可能三代人的差距,他们祖上的主子,肯定不是同一人,甚至可能不是同一家。

林家,可能是前朝遗臣。

相对明,清的文化无疑是落后的,但清不像蒙元那么蛮,清皇帝个个汉化得很厉害,文化是全盘汉化的,清骑射拿下江山,却也很重视文人的份量。

黛粉别说我给林家抹黑啊,毕竟她可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水芙蓉。

而且林妹妹自己写的,肯定不是这个意思——这只是作者的意思。作者到底是怎么想?其实他在书里说的很明白,何为真情、何为痴理、何为天道、何为分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