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牦牛、日本和牛、北美野牛,并称世界三大名牛。前两种牛类大规模养殖,可供应人类食用,而后一种北美野牛则上一个世界差点惨遭人类灭绝。
让我们把历史的时钟调拨到500多年前的美洲大陆,追随着哥伦布惊喜的望远镜,来看看这片新大陆的景象吧。
欧洲人刚到北美时,漫山遍野自由自在地徜徉着成群的野牛,粗犷的印第安人和褐色皮毛的庞大野牛群。构成了这幅美洲大陆的原始图景。这种野牛,后来人们叫它“巴伏罗”。其实“巴伏罗”本来是水牛的意思,野牛应叫“巴伊逊”( Bison),通常称美洲野牛。
庞大的体形
美洲野牛体型庞大,一般身长2.5-3.1,高1.7米-2米,巨大的头颅上长着锋利半弯的牛角,体重达一吨左右。远远望之如一座移动小山丘,非常有气势。在欧洲人刚来到美洲时,美洲大陆上约有6500万头野牛,最大的牛群宽度达40公里,宽80公里。它们在美洲大陆的原野上觅食水草,一边发出有力的嘶鸣,一边威风凉地行进。
美洲印第安人是狩猎能手。他们钓鱼,也吃野火鸡等鸟类,但他们生活中最必需的狩猎动物,就是美洲野牛。他们住的三角帐篷、穿的衣服、铺的被褥都是野牛皮做的,野牛肉几乎成了他们的全部食粮,他们常把野牛肉晒干,作为能携带的食物。
在欧洲白人把马匹引入美洲大陆之前,印第安人猎取野牛的方法是把野牛群追赶到悬崖上,庞大的野牛群奔跑起来,气势汹涌,前面的牛无法制止后面牛的推动,于是一个个都掉下了悬崖。此外,印第安人还会隐藏在河边的灌木丛或树林中,等待野牛群来河边饮水的时候,利用弓箭来射杀挨得最近的野牛。
野牛是白人的“救命恩人”
当时,印第安人对于美洲野牛的猎取数量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人与牛,长期维持着生态平衡。直到欧洲人来到这里,打破了长期以来所保持的均衡。1620年,五月花载着102名清教徒来到北美这片土地,当时他们所能立即使用的能源便是木材与野牛。从开发者们艰苦创业的最初阶段直到建立起大片的农场之前,美洲野牛供给了他们食用的肉和毛皮。
1860年,美国西部堪萨斯州大干旱时,野牛成了救饥的“恩人”,人们几乎全部依靠猎杀野牛度过了灾期。因此可以说,在美国的开发建设史上,野牛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从十九世纪初,随着美洲大陆从东向西的开发,美洲野牛也由东部向西逐年减少。大批的野牛在骑马持枪的白人的猎捕下消亡,这在衣、食、住全部依靠野牛而生存的印第安人,便成了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他们为了和白人争野牛群,把凡是向白人居住区移动的野牛群都杀掉了。因此白人中开始出现了骑马打枪极好的猎野牛专家,这就是大名期的“野牛彼尔”。
他们射杀野牛的方法很巧妙,先侦察好牛群的领头牛,然后突然开枪打死第一、第二领头牛,于是其它牛就都低头转向,吓得围缩成一团,一个接一个地被枪杀。知名猎手威廉-科迪曾在17个月内杀死了4280头野牛,赢得了“野牛比尔”的称号。
6500万头野牛几乎灭绝殆尽
为什么要大规模地猎杀野牛呢?除了牛皮对外出口的经济刺激因素外,这是因为当时野牛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铁路的正常运输。野牛群为了寻找草和水,季节性地在整个美洲大陆上南北移动,而铺设的铁路则是东西横贯大陆的。野牛群常常横断铁路,使火车数小时不得通行。还有一点是联合太平洋铁路通车后,时常遭遇牛群像潮水一般横穿铁路的场景,导致火车停车,出现晚点的情况。
1871年到1875年,是猎杀野牛高潮的时期,太平洋铁路以南数百万头野牛被屠杀得所余无几,1883年,铁路以北最后一千头牛也被杀尽。此后就只有数十、数百的小群,散在各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