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魏之战为何诸葛亮最后功败垂成,原来差在了这里

2020-11-25 08:50:40 作者: 蜀魏之战为何

因为一部《三国演义》,诸葛亮的美名几乎天下知晓,不过要知道诸葛亮在历史真正的功绩其实主要还是入主四川之后的内政工作,以及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战争。说实在的诸葛亮的才能不必萧何差,有的了解一些历史的人可能认为历史上的诸葛丞相其实军事指挥的不行,但其实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水平是中规中矩的,但其实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不敌司马懿率领的魏军最大的问题其实还在两个字上面:国力。

说起国力,笔者在这里给从三个方面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第一、地盘和人口数

其中地盘和人口,决定征兵数量和税收多寡,这可是国力差距的关键点,硬实力。而根据多数学者的讨论三国时期的人口,其中就能看出魏国蜀国在根基上的差距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发生在228年,而此处在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时候,蜀国大概有20万户,90万人(此处数据还包括了222年刘备夷陵之战失败丢失的荆州人口)。根据 魏元帝景元元年(260年)66万户,443万人的数据来看,预计228年的魏国人口数量大概是应该3、4百万的样子。这样的体量已经是诸葛亮与刘备等人,苦心经营四川的结果了。体量相差足足5到6倍的差距。

而地盘我先放张图给大家看下:

其中因为222年,刘皇叔不争气败给了陆逊,丢失了关键的荆州等地,所以此处的蜀国仅有诸葛亮开扩了云南部分地区的益州以及北伐关键的汉中之地。可以说地盘是三国当中最小的了,国家不过区区22郡之地。

而魏国拥有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鲜卑及高句丽等草原民族接壤,南至长江,东临黄海,西方还有一个西域都护府没有在此处画出,总共12州87郡之地,可见其地盘之广阔,虽然看起来,好像北方的一州之地比起南方要小了不少,但是打个比方,新疆虽然大,但真的比人口经济明显不如现在江浙之地。这种州郡制度是从汉朝就划出来的,当时划分之后确保大致每一州差距都不会过于巨大,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时期比较荒僻的南方地区,会划分的这么大,其实当时南方,除了益州由于过去秦国以及两汉时期作为刘邦发家之地进行了还算卓有成效的开发,还尚算繁华,南方离开了徐州荆州基本是山越蛮夷聚居,大量密林瘴气,开发程度实在够低。

魏国所占据的中原地区虽然经过黄巾,东汉末年的割据,但是其作为当时中原地区的拥有者其底蕴根本不是蜀国吴国可以媲美的,若是魏国发兵来攻,两国处于守态,相互援助,曹魏还是很难击败两国联军,但如果相反,魏国处于守势,凭耗都能耗死蜀国。

第二、政治体制

其中,诸葛亮北伐前两年,曹丕刚刚去世,但是朝中诸曹夏侯的能臣干将基本把持朝政,而司马懿作为过去曹丕的心腹,算是成功跻身曹魏的核心领导层,虽然并非完全把持朝政,但是,面对蜀汉来势汹汹的进攻,本就是新任皇帝请求他主动挂帅迎战诸葛亮。自然不会拖他的后腿。

而诸葛亮虽然貌似在蜀汉中取得了近乎曹操的地位,身为丞相把当年刘备当年任命的另外一位托孤大臣李严一脚踢开,独揽军政,可以说一通操作不比曹操差,但是实际上由于蜀汉集团中派系对立严重,荆州和益州的士子集团又相互对立,刘备在时一切尚可压制,刘备死后,诸葛亮坐镇朝廷自然没有问题。但是诸葛亮离开朝堂,朝廷中他有缺乏一个可以在后方给他稳住态势的自己人,而他一离开朝堂之上就暗流涌动,想要对付这位他们眼中蜀汉的”曹操”,这就导致了后来几次北伐,明明可以取得不小成果,偏偏因为自己人在后面拖后腿导致了失败。

第三、人才

蜀中人才积累以及世家大族底蕴远远比不上曹魏所在的中原地区,要说人才,蜀汉不少人才出身的世家还都是荆州世家,打个最明显的比方诸葛亮就是刘备在荆州请出山来的,而不要看诸葛亮出师表里面臣本布衣,那是谦虚,诸葛家族在汉末是典型的世家大族,哥哥诸葛瑾是东吴大将军,堂兄弟诸葛诞是曹魏的征东大将军,家族祖先诸葛丰从西汉的汉元帝时期就开始做官了,是典型的世家大族,而在三国那个年代基本人才绝大多数都是出自这种世家大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