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朝臣斗争十几年,万历皇帝为啥执意“弃长立幼”?

2020-11-26 05:41:45 作者: 与朝臣斗争十

李太后

为了捍卫他们心中的“真理”,明朝的大臣们表现出了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四位内阁首辅因此而辞职,一堆明朝大员被罢官、廷杖、发配,然而,就算是这样,这些大臣们依然保持保持了“战斗队形”不变,简直就是前赴后继,面对这帮大臣们的玩命架势,最后在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的直接干预下,万历皇帝最后终于认怂了,因为他发现再这样搞下去,他这个皇帝也就没法当了。万历二十九年,万历皇帝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但是,直到万历四十二年,朱常洵才就藩河南洛阳。

对于万历皇帝而言,想让其三子朱常洵成为太子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把郑贵妃升级为皇后,那朱常洵就是嫡子了,就算朱常洛是长子也白搭,立储先立嫡,对于这件事,我们都能想到,那万历皇帝岂能想不到。但是,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非常不简单:首先,万历皇帝的皇后王喜姐相当贤淑,不仅深得婆婆李太后的喜欢,万历皇帝与这位正牌皇后长期关系和睦,并且这王皇后一生也没有大灾大病和意外事故啥的,与万历皇帝是在同一年去世的(万历四十八年),所以,万历皇帝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和借口去废掉王皇后而改立其他嫔妃为皇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位郑贵妃的受欢迎度不高,这位郑贵妃大概只得到了她丈夫万历皇帝的心,包括其婆婆李太后在内的后宫很多人和朝臣们对这位嚣张跋扈的郑贵妃都是极为看不惯的,万历十四年,万历皇帝把郑贵妃晋封为皇贵妃,此事引起了朝臣们几乎一致的反对,奏疏如同雪片般飞来,李太后对她这个姓郑的“儿媳妇”也是颇为反感。还有一个情况也能解决问题,那就是这位王喜姐王皇后生个儿子出来。这位王皇后是能够生育的,而且万历皇帝一生对这位皇后都是非常尊敬,但是非常诡异的一件事就是这位王皇后在生了女儿荣昌公主就没有再生育,如果王皇后能够再生育一个或者两个儿子,那么所谓的“国本之争”就会瞬间戛然而止了,皇后的儿子就是最名正言顺的嫡皇子,他的其他的兄弟们都得“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王喜姐

大概是怀着深深的歉疚,万历皇帝对他这位皇三子朱常洵简直好到离谱。万历皇帝估计大概是这样想的,既然这帮子人让他这位好三儿当不上皇帝,那就让他当个最富有的藩王。理论上来说,在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洵被封为福王的时候,他就应该到藩地去了,可是一直拖到了万历四十二年,朱常洵才就藩洛阳。单单是朱常洵在洛阳王府的花费就是“常制”的十倍,万历皇帝在各地通过税使、矿使搜刮的钱财和各种奇珍异宝也是多数都赐给了朱常洵。万历四十二年朱常洵离开北京城时,根据明史的记载,福王临行出宫门,他爹万历皇帝对他这个儿子又数次召回,爷俩个约定福王三年来北京皇宫一次。这简直是儿行千里爹担忧,三步一回头了。

朱常洛

万历皇帝赐给朱常洵庄田四万顷,朝臣们对此反对,另外,朱常洵也觉有点忒多了,也有有点不好意思了,故而也推辞,最后减到了两万顷。那明朝一共有多少耕地呢?明史食货志:“万历六年,皇帝用大学时张居正议,天下田亩通行丈量,...总计田数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就是这两万顷,河南都凑不够,为啥?因为这两万顷是正儿八经的“腴土”,就是上好的那种耕地,最后又从邻近的山东和湖北拿了一部分才算补齐。有了这么多地,这朱常洵还是不知足,又向他爹万历皇帝把江都至太平沿江的杂税,四川盐井银,榷茶银都要了过来,又要了淮盐一千三百引,在洛阳开设盐铺。这个朱常洵嗜好享乐和贪财,怂恿家仆无恶不作。到万历的孙子崇祯朝时期,这时河南大旱,这朱常洵依然在他的王府里饮酒作乐,被万历皇帝一心想立为太子的福王殿下就是这样的一个货色。明史中说:“ 帝深居久, 群臣章奏率不省。 独福籓使通籍中左门, 一日数请, 朝上夕报可。”到了万历后期,对于群臣的奏章他不看,而福王的给他的书信立马就能有回应,万历皇帝是真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