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虽在局外,心似明镜

2020-11-26 10:31:24 作者: 李纨:虽在局

作者:郑少坤

李纨在《红楼梦》中的人物介绍是“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乃贾珠之妻,虽然亡夫,幸存一子”;“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不十分……读书……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传罢了,却只以纺绩针织为要”。(第四回)

曹雪芹在第四回介绍完李纨在贾府中的身份以及她的家庭背景后,还写出了另外两个点。其中一点是李纨在丧夫之后在贾府的“工作”,即“陪侍小姑等针绣诵读”;另一方面便是曹雪芹直接写出的他对于李纨这个人的评价,即“身处于膏粱锦绣之境,竟如死灰槁木一般”,“一概无见无闻”。

“死灰槁木”“无见无闻”这八个字对李纨这个人物做出了一个初步定型,让人感觉她虽然身为荣国府长子“先珠大哥”的媳妇,但却是一个游离于荣宁两府之外的人,通俗而言,便是一个局外人。

“局外人”这个身份在李纨的儿子——贾兰身上也有所体现。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中,众书生挑起一番争斗,荣府的贾菌“抓起砚台要打回去”,而面对自己亲叔叔即将被人打的局面,贾兰则是“忙按住砚瓦,极口的劝道:‘好兄弟,不与咱相干。’”这一句“不与咱相干”写出多少东西来。而蒙本戚本都在旁批道:是贾兰口气。贾兰自幼丧父,他所接触的教育都来自于李纨。有一句话这么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他们父母的影子。”李纨“局外人”的行为处事也许在刻意教导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贾兰的性格之中,使得贾兰 如李纨般说出这么一句“不与咱相干” 。

李纨在大观园中的居所也与其余各钗不同。李纨住在稻香村,这是大观园中最为特殊的居所之一,另一个即妙玉的栊翠庵,这里单说稻香村。在大观园告竣之际,贾政便带着一些清客及宝玉进园拟题(第十七、十八回)。当走至稻香村时,大观园一改富贵华丽的氛围,转为清净的田园风格,亦连贾政也说“未免勾起我归农之意”。己卯本批道“又笑别部小说中一万个花园中……略不差别”,“又托出许多郊野气色来”,庚辰本也批道“真妙真新”。各个批语都在此处强调稻香村与他处不同,稻香村远离于怡红院、潇湘馆等楼阁之外,是朴素的尘世,而怡红院等楼阁则是繁华的极乐。而“死灰槁木”的李纨就住在这样一个地方。她的别号“稻香老农”也给人一种脱离尘世、归园田居的感觉。稻香老农在稻香村中远离尘世风格倒也符合李纨的寡妇身份。

但李纨毕竟出身名宦世家,书中虽说其父李守中不令其读书,但从后面元春省亲时李纨的诗来看,虽然不比黛玉和宝钗,但也看得出是有一定诗词功底的人,这样的人思想觉悟也不会低到哪去。好比文章第四回对她做的正面详细介绍时,甲戌本在旁边有批语是“此时处此境,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实罕见者”,这一句倒与秦可卿死时的“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第十三回)有些相似,可见批语在疑惑为什么李纨身处如此境地,竟会一概无知。我们都知道秦可卿的“淫丧天香楼”一事被曹雪芹删去,而“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一旁亦有批语: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

《红楼梦》还将“不写之写”这一方法用来刻画惜春的形象。惜春在前八十回中很大的篇幅都以配角出现,常常作为一个背景板,一直到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时才有惜春的大段文字。曹雪芹要如此写惜春可能是考虑到书中对惜春的设定是“身未长足,形容尚小”(第三回)的一个幼童,这样一个幼童在这样一个与她年龄特征极不相符、缺乏同龄人的环境中很难有表现的机会。曹雪芹正是通过“不写之写”向读者强调惜春在书中的年龄。

话再说回来,甲戌本的批语恐怕也是“不写之写”,李纨“身处于高粱锦绣之境”,不大有可能会完全做到“无见无闻”,毕竟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封建时代,尚有一子的李纨还要肩负起养育儿子的责任。而在一个即将“忽喇喇似大厦倾”的百年之家,要想在最后随同“大厦”一同倒塌,李纨就需要提早做出准备。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