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权阉之死:王振究竟怎么死的?四种说法哪种最可信

2020-11-26 13:44:15 作者: 一代权阉之死

文|周渝

权阉王振死于土木堡之变,但究竟如何死的,至少有四种说法。其一为护驾将军樊忠所杀,这种说法出自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黄景昉《国史唯疑》等史料。八月十五日,亲征军在土木堡遭瓦剌骑兵围剿,明军丢盔弃甲一败涂地,文武大员尸横遍野,护驾将军樊忠愤恨难平,眼看大明朝就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境,这一切究竟谁之过?他一腔怒火全部投射到明英宗身边那个作威作福的大太监身上。阉贼王振!事到如今,横竖不过一死,我樊忠还惧你不成?继而奔至王振身边,举起铁瓜,一锤灌顶,一代权阉顿时脑浆迸裂,命丧当场。樊忠击杀王振后高呼:“吾为天下诛此贼!”随后与汹涌而来的瓦剌军浴血奋战,壮烈牺牲。

樊忠击杀王振说,读起来最解气,最为老百姓所接受,故而也成了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不过这种说法也是建立在将土木堡战败责任全部推给王振、规避了英宗之责的基础上,与事后朝廷清算王振党羽,说其“挟帝亲征”的做法一脉相承。一是充满偏见和附会,二是情节近似于戏剧演义,故而只能作为参考。这些问题在修《明史》时就已被史官注意,故而“击杀说”并未被采信。

《明史》中记载了第二种说法:“瓦剌兵追至,师大溃,帝蒙尘,(王)振乃为乱兵所杀。”即王振与众多大臣一样,死于乱军之中。这里的“乱兵”概念就比较模糊,可能是疾驰入阵、横冲直撞的瓦剌骑兵一刀结果了王振性命,也可能是乱作一团的明军相互踩踏,把王振踩成肉泥。当然,像樊忠这样趁乱怒杀王振之举,似乎也可归为“乱兵”所杀。但《明史》中没有具体写王振之死的细节,却是最符合常理的说法,毕竟在全军土崩瓦解,将士死伤惨重,呼天喊地的乱局,生死一瞬间,谁又能像旁观者一样把情节和对白都记得一清二楚?

第三种说法出自明英宗口述。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史官傅维鳞在其撰写《明书》中记载了明英宗之言:“(王)振为寇所杀,朕亲见之。”这里的“寇”不像“乱兵”那么模糊,特指瓦剌军。当时正逢瓦剌军入阵收割人头,如张辅、邝埜、王佐等人皆被屠戮,明英宗说自己亲眼见到王振被瓦剌军所杀,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

但第四种说法也出自明英宗,在这一说法中,王振死得就很壮烈了——引刀自刎。王振垮台不久就作为土木之变主要罪魁,朝中人人唾骂,声名狼藉。但明英宗在景泰八年(1457)夺门之变中复辟后,竟冒天下之大不韪给王振平反,令人用香木刻王振之形礼葬,为其立衣冠冢。当时天下皆骂王振,世人皆恨王振,唯独这位被认为受王振“挟持”和祸害得最深的英宗皇帝对他念念不忘。英宗一意孤行,坚持为王振正名,这显然已超出政治考量,只能解释为英宗皇帝对这位陪伴自己长大的“王伴伴”真的有很深的感情。礼葬王振后,明英宗在王振生前所建的智化寺内给其建了一座祠堂。这座寺庙至今尚存,寺中有一块建于天顺三年(1459)九月九日的石碑,碑上有王振像与《英宗谕祭王振碑文》,祭文中曰:“车驾北征,(王)振以腹心扈从,将臣失律,并以陷没,即引刀自刎。”

自刎说与击杀说反差巨大,但都掺杂太多个人情感。天下之人憎恨阉祸,憎恨王振,肯定希望有一位爱国志士诛杀此贼,大快人心。英宗出于自身对王振的深厚情感,自然也希望他以壮烈自刎的死法留传于后世。当时英宗给王振建祠后,还钦赐一块“旌忠”匾额,一代权阉竟然也成大忠臣了!可见智化寺石碑上的自刎说难以令人信服。综合来看,王振的四种死法中,死于乱兵或为瓦剌军所阵斩更接近事实。总之,明朝第一代权阉的宦海生涯连同自身性命、名声一起,都在这场惊天之变中彻底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