逨盘字数更多,共有铭文21行360余字,记载了西周时期单氏家族史和西周初年自文王以来的历代周王的世系及相关历史。逨盘记载的历史时段比史墙盘还要多出3代,除了文王至穆王外,还包括了恭王、懿王、孝王,作器年代晚于史墙盘。根据铭文记载,逨氏家族高祖“单公”是一名军功卓著的人,辅佐文王、武王二王建立西周;辅佐成王一朝的高祖公叔,侍奉康王的新室仲,辅佐昭王和穆王两朝高祖惠仲蠡父,任职于恭王、懿王两朝的零伯和辅佐孝王的祖父懿仲。此外还涉及到昭穆时期征伐荆蛮的事件。
(图五 史墙盘)
作为军勋世家的逨氏家族显然历代都很受到周王的重视,不仅高祖父随着文武两王征伐四方,到了昭穆时期还仍然替周王征伐四方,由此可见西周时期贵族世家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反映出贵族大臣通过官职世袭的方式来获取官职。
土地纠纷与转让
西周时期还有部分青铜铭文完整地记载了西周的土地转让和土地纠纷的处理办法,通常交代了发生纠纷的双方,还涉及到见证人,解决方法和解决结果等。这些事件反映了西周时期土地买卖和私人占有的史实,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和解决途径有重要意义。
(图六 周恭王)
相传清乾隆初年陕西凤翔出土的散氏盘也称“散盘”“夨人盘”,腹内底铭357字,系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载夨、散两国土地纠纷的裁决结果并举行盟誓。纷争之由是“用夨扑散邑,遒即散用田”,也就是说一个名为夨的诸侯国派兵攻打了另一个名为散国的国家的田邑,给散国造成了损失,因此散国向夨国寻求赔偿。因此设计到勘定现场、划分边界、取得赔偿间的若干见证人。对于研究西周的土地管理制度和盟誓制度尤为重要。
(图七 散氏盘)
另有岐山董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的五年卫鼎有铭文19行207字,记载了卫和邦君厉之间的土地纠纷和所有权转让的过程。这次纠纷显然是级别较高的事件,涉及到“邢伯”“白邑父”“定伯”等执政大臣,以及司徒、司马、司工等僚属,还有双方作为见证人的家臣。并且在他们的共同见证下共同调节和解决了两人间的土地纠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时期土地的管理办法。
征伐和“勤王事”
西周时期开疆拓土是历代周王在位时期的重要工作,这些频繁的对外活动包括对南方叛乱的小国的震慑,对北方草原部族侵扰的抵抗和对东夷之地的征伐等等。相传道光年间陕西宝鸡出土的虢季子白盘腹内有铭文111字,记述虢季子白奉周宣王命征伐猃狁而获褒奖,于周庙宣榭行献禽、饮至之礼,并受周王仪仗使征蛮方之事。值得注意的是猃狁是西周时期周天子重要的打击对象之一,在当时的文献作品中很多留下了线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反映的就是周代军队长期在外征伐猃狁部落的故事,还涉及到周代的屯戍用兵。
(图八 虢季子白盘)
周代诸侯对周天子是绝对的服从,表现在于周天子有危险,诸侯国必须派兵保卫天子安危,周天子需要征兵时,各诸侯国需要随时调遣军队待命。此外,获得重视的诸侯还会受到代替周天子征伐四方的殊荣。在天马-曲村晋侯墓地中出土的一套大小相次、形制相同的晋侯稣钟共刻355字的铭文。记录西周厉王三十三年,晋国国君稣率领本国军队参加了周厉王亲自指挥的征伐东夷的战争,因为战功卓越,多次受厉王赏赐。
相传清代道光年间陕西岐山出土的毛公鼎腹内有铭文499字,堪称历代传世青铜器铭文之最。鼎内铭文记载了周宣王委毛公以重任并训勉其勤王事,是一篇完整的册命诏书的复刻。周王委命毛公:摄司公族,雩三有司。具有书史性质,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