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六大文臣:其中一人堪称圣人,一人与诸葛亮齐名

2020-12-19 14:32:59 作者: 明朝六大文臣

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他在朱元璋最势微的时分投靠而来,一向担任戎行的粮饷供给,成为前哨将士风扫残云的“发动机”。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诘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

四、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心伯,故又称刘诚心。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说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加策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华夏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建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心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喝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师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通晓地理、兵书、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拙雄放,不乏打击统治者迂腐、怜惜民间疾苦之作。作品均收入《诚心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全国,论全国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发奋,方案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屡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我们”。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全国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锦囊妙计、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五、申时行

在后世大都批评者的眼中,申时行是一个“首鼠两端”“得心应手”“得心应手”既无主意,也无才干,更无作为的人,特别是申时行入主文渊阁的这九年时间里的作为,和张居正雷厉风行的变革比较,实在是过于安静,以至于有点波澜不惊。可是正是有这样的一种相似润滑剂效果的人物的呈现,才使大明帝国的经济和民生得以时间短的疗养,才干等待今后的开展。

六、李东阳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本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宗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榜首,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身后赠太师,谥文正。

李东阳是我国明代闻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于天顺八年举进士,入翰林。弘治八年入阁,与徐溥、刘健、谢迁共辅朝政。经治之治,史所称道。正德改元,武宗昏聩,刘瑾等宦官盗取朝政,残虐全国。刘健等一批时令之士勃然去官,李东阳被强留,以首辅辅政。面临刘瑾等熏天的气焰,李东阳难免沿袭隐忍,逆来顺受,可是也多亏了他调解于其间,多所救正,使得可以于四年后铲除刘瑾,拯救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