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有何故事?唐玄宗李隆基是明君?李隆基是地地道道的昏君?

2020-12-20 18:35:46 作者: 李隆基有何故

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公元762年)在位时刻:公元712~公元756年曾用年号:先天、开元、天宝谥号: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安葬地:泰陵公元685年,李隆基出世。公元710年,韦后鸩杀唐中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起政变,拥立父亲唐睿宗李旦复位。公元712年,唐睿宗将皇位让给李隆基,李隆基所以登基称帝,是为唐玄宗。公元713年,李隆基杀死太平公主,消除太平公主集团。

公元736年,杨贵妃入宫。公元755年,安禄山发起暴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标志。公元756年,在西窜逃的李隆基,在路过马嵬坡时,护驾战士产生哗变,李隆基不得不把杨贵妃赐死。公元756年,太子李亨称帝,将流亡中的李隆基尊为“太上皇”,李隆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退位让贤了。

公元762年,李隆基病死,享年77岁。李隆基命运十分好,一上台就接手了一个经唐太宗、武周等人励精图治所留下的好璞玉。尽管即位今后时局紊乱,但都乱在宫中和朝廷,下面的黎民百姓过得却是舒舒畅服的,只等着李隆基把联系理顺了,让他们的日子更上一层楼。只需不是个昏君,谁都能将唐太宗等人留下的这个大好的基业发扬光大,所以说李隆基的命运好呢。

李隆基寡廉鲜耻地假手他人获得了“开元盛世”,然后就很舒畅地荒淫吃苦起来,以至于产生“安史之乱”。“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行活”,李隆基自己把自己往死路上引,即就是有奸臣当道,即就是有叛将作乱,但一切的本源都来自这个妄自尊大的皇帝,唐王朝在他的手里,不衰落才怪!公元710的一个夏夜,唐中宗李显在与妻子韦后和女儿安泰公主同事了一顿盛宴后,被她们联合毒杀。

随后的几天,政局便反常不稳。韦后毒杀亲夫的意图就是想做第二个武则天,但是她的政治手腕仍是不行,不久就被太平公主和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政变废杀。所以李旦再度登基称帝,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李旦即位后,大权都落到了太平公主的手里。这个武则天的女儿深得母亲真传,在政治上有必定的独到之处。

有武则天这个前车之鉴,无论是百官仍是皇室,都会亲近凝视每一个有或许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女性。韦后就是如此失利的,太平公主的成果也好不到哪去,由于糊涂的李旦有一个精明的儿子李隆基。所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不行避免地产生了互不相让的奋斗。太平公主尽管年纪较大,具有比较强硬的政治集团,但李隆基尽管年青,行事却十分老到。

面临太平公主盛气凌人的进攻,李隆基采取了让步的政策。乃至自己即位后,李隆基也步步让步,直到帝位稳固今后,李隆基才反戈一击,将太平公主的实力完全击退。公元712年,李旦很知趣地把皇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李隆基所以即位,是为唐玄宗。公元713年夏,李隆基总算对太平公主下手,戎马杀太平公主及翅膀数十人,依靠太平公主的官吏尽被黜逐。

至此,动乱的形势才稳定下来,玄宗才获得了悉数权利。李隆基即位后,面临的局势是长时间的宫廷政变所带来的中心政权利量的削弱,吏治糜烂,官吏冗滥。经历过武周对李氏家族摧残的李隆基,并没有将心思放到怎么进行报仇上面,而是将精力投入到变革弊政上。要变革,首要就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因而,李隆基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尤其是对宰相的委任,他更是留意知人善任。他在控制前期所委任的宰相,大都成了有名的政治家。他选拔的第一个宰相,就是有名的贤相姚崇,李隆基后来施政的政策,基本上是姚崇的主张。其间包含勿贪边功、集思广益、奖擢诤臣、除租税外不得承受奉送、勿使皇亲国戚擅权、勿使宦官擅权等。姚崇对开元盛世的奉献是十分大的,他在入相后,就命令清查为躲避赋役而落发做和尚的富户,一次就查出1200多人,并勒令出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