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铭》拓本部分
就康有为的创造而言,对《石门铭》和《爨龙颜》刻苦尤深,一起参以《经石峪》和云峰山诸石刻。书写上以平长弧线为基调,转机以圆转为主,长锋羊毫所发挥出的特有的粗茁、浑重和扎实作用在他书作中有很好的体现,迥然异于赵之谦的顿方波折、节奏活动,也不同于何绍基的单一圆劲而罕见枯笔,这是他的独具匠心处。至于线条张扬带出结构的动乱,否定老成持重的创造,也是清代碑学的整体特征体现。
就创造形式上来说,以对联最为精彩,见气势倒闭、浑穆大气的阳刚之美。逆笔藏锋,迟送涩进,运笔时迅起急收,腕下功夫精深,从中也能够看出康有为的运笔小看帖法,全从碑出。转机之处常提笔暗过,圆浑苍厚。结体不似晋、唐欹侧瑰丽,而是长撇大捺,气势展开,饶有汉人古意。也有人以为这是表面上故弄玄虚的火气,潘伯鹰先生评说康有为的字
“像一条翻滚的烂草绳。”
说康有为书法线条没有质感,乱用飞白,显得很踏实。康有为在笔法上力倡圆笔,反对方笔,这是形成他笔法单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常常起笔无尖锋,收笔无缺锋,也无挫锋,提按不是很明显,线条单一,短少改变。粗笔时见松懈虚空,不行凝敛急迫,当是一病。用墨上短少改变,体现形式缺乏,起笔饱蘸浓墨,行笔中见飞白,仅此而已。从他的中堂著作来看,规矩方面落款常有短促之意,这是对帖学否定所造成的,实质上他早年日课,仍是以欧虞为主的。
归纳来看,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发动了近代书法范畴内的一场深入的“变法”运动。比较较而言,他的书法创造胜过阮元和包世臣,但就他本身而言,创造和理论成果比较,仍是有段距离,他并不是最出色的碑学实践者。
除此,康有为的另一大奉献便是育人方面。在他的学生中,梁启超、王国维、徐悲鸿、刘海粟和萧娴等,在文艺范畴内都有建树,康有为不愧是一位巨大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