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有一猛将,谁知在三国演义中,却被诸葛亮下令处死

2020-12-24 01:38:03 作者: 三国时期蜀汉

陈式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他曾长时间跟从诸葛亮北伐。这样一位战将,从前对蜀汉北伐做出了重要的奉献。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关于陈式的结局也十分耐人寻味。由于违背军令,陈式被诸葛亮处以军法,而作为相同违背军令的大将魏延,诸葛亮却并没有做任何处置,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诸葛亮为什么会甘愿处死陈式也不肯动魏延?

首要,陈式之死为《三国演义》臆造的部分,正史中并未记载陈式之死的进程。陈式是蜀汉时期的大将,前期被刘备重用,在诸葛亮北伐的进程中,陈式也曾发挥了重要的效果。蜀汉在攻击武都、阴平的时分,正是陈式领兵,蜀军才夺取了这两个郡县。若以劳绩论,陈式也一点点不弱于魏延等人。

关于陈式的死,史书上并没有任何记载,故而,所谓陈式违背军令被杀也完全是小说臆造的部分。不过,已然陈式为诸葛亮处死,所以小说中也必定暗含一些隐情。那么,陈式是怎样违背军令的呢?

小说关于陈式之死是这样描绘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未就返归时,魏国大将曹真、司马懿曾统领大军追逐,其时,由于阴雨连绵,司马懿、曹真遂搬师回朝。诸葛亮看到魏军退去,遂调魏延、陈式、张嶷、杜琼别离率军回追魏军。司马懿和曹真料定蜀军会追逐,遂在萁谷匿伏了伏兵。蜀军前锋陈式、魏延抵达萁谷的时分,姜维正好来传达诸葛亮的调令,他要求陈式、魏延等人不许出萁谷,惋惜陈式、魏延不听,成果被司马懿大北而归。陈式统率的五千蜀军,经此一战,也仅余四百。

萁谷之战后,诸葛亮便对陈式和魏延做出了处置,陈式由于先行出战,所以他便被诸葛亮砍了头,而魏延在要害时分能够救援陈式,故而诸葛亮便并没有拿他论罪。

陈式之死是自取其祸,但这应该和魏延也有必定的联系。萁谷之战时,若是魏延能够较早救援,或许陈式也不会损失那么多的戎马。故而,陈式之死,也和魏延的暗害有必定的联系。陈式和魏延不好,这是导致陈式之死的要害因素,关于萁谷失利的战胜职责,陈式从一开端便是对立的诸葛亮的做法的,他乃至由于诸葛亮处死自己而顶嘴诸葛。陈式强烈要求将魏延和自己一起处死,惋惜诸葛亮底子没有遵从他的定见。陈式在狡赖期间,魏延也在一旁煽风点火,也正由于如此,诸葛亮才不得不处死陈式。

诸葛亮之所以不杀魏延而处死陈式,绝不是由于陈式违背军令这么简略。魏延是蜀汉后期数一数二的大将,其影响力一点点不亚于姜维、张翼等人,由于此人有勇有谋,诸葛亮才不得不将其留下。诸葛亮尽管对魏延抱有成见,但仍是赏识他的军事才干,他北伐离不开魏延的支撑,也正由于如此,陈式才成为了牺牲品。

陈式虽立有战功,但他和魏延比较,却是差之千里。陈式为蜀汉的二流将领,将其处死,整肃军心,无关大局,而魏延则不同了。魏延是蜀汉的前军主帅,若将魏延处死,必定会不坚定军心,这也是诸葛亮不肯意看到的。

魏延和陈式在诸葛亮心目中的方位不同,也就导致了两人截然相反的结局,不得不说,诸葛亮放纵魏延是统筹兼顾的表现。若将魏延处死,蜀汉恐怕也再也难以找出能够与魏军对抗的前锋大将了,唯有如此,蜀汉的实力才能够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