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这则故事,我想一切人都听过。孔融让梨成为了儿时口口相传的美谈,这也让孔融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明理的神童。这也一位从小便被认定为神童的小孩,真的有那么的无懈可击吗?凡是儿时聪明的孩提,便会有这样的一个通病,那便是恃才傲物,自然而然的孔融也不能破例。
一次当孔融去参见李膺时,被档在门外。可以说这次的回绝归于正常,首要孔融和李膺不相识,两人也没有太多的交集,没有接到邀请便来访问,遭到回绝很正常。可是孔融却想到当年李耳与孔子有友谊,这样他们之间也就有友谊。这样的答复遭到食客们的共同认可,以为他便是一个机敏的孩子。刚好此刻,一位客人不待见他,顺口讥讽一句,没想到孔融直接回了一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这句话让来宾反受欺辱,反击来宾,让他觉得自己小时候便是这“了了”之人,世人又一次呗孔融的才智信服。不过现在回想一下,当年的孔融可以说是一个孩子,坐上的来宾均是他的老一辈,他这样的答复实属不尊。一起他去李府做客,可以说人家李家是主人,他是客人,并且仍是一个不速之客,这样当面经验起主人,真的好吗?
这件工作,从头到脚人们看到的便是孔融的聪明,可他的狂傲却藏在他心里。作为孔子的后人,天然生成聪明,很引人瞩目。加之他写的文章愈加生动有趣,备受世人追捧。可是孔融自己,出来这点之外,再无才有所长。
生于浊世,有心报国,想着为国尽忠,可是空有终身的才名,没有任何的实干精神,常常打击朝政发糜烂和准则的坏处,却没有才能改动这一局势。在政治上没有更多的真知灼见,军事上愈加不会带兵交兵。或许他的才华只要在太平盛世时期才会有所用,浊世时期,一切的一切成为了空谈,没有任何的实效,业注定了他凄惨的终身。
从前的孔融,在担任北海相一职时,被敌人围住,最终自己却弃城而逃。在建安元年,又一次被围困,这一次的出逃只要他一人逃出,家人悉数被抓获。当曹操执政之后,孔融看不惯曹家的执政手法,常常写的文章暗箭伤人,竟然公开违反朝廷下达的政令。可以说面临浊世,空有热心没有脑筋的孔融,最终也就义;了全家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