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秦王子婴究竟是谁,到底是胡亥的兄长、侄子,还是叔叔?

2020-12-27 14:27:59 作者: 历史上的秦王

这彻底就是一场“标点符号”引发的千古疑团,关于秦王子婴的身份,其实《史记》之中是有多处记载的,但是就因为古人写文章不必标点符号,成果导致后世关于记载的了解呈现了误差,再加上《史记》遍地记载的抵触,从而导致子婴的身份一直无法确认。

赵高杀死秦二世胡亥后,因无法直接夺取皇位,所以迎立子婴即位,《史记》中关于这段前史是有记载的,其间隐晦的提到了子婴的身份,但却令后世解读呈现了困难。关于子婴的身份,现在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咱们逐个剖析:

1、胡亥兄长说。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史记·六国年表》中有载,“高立二世兄子婴”。不过,这段记载却很难站住脚,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记载抵触,《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记载的是“立二世之兄子令郎婴为秦王”,《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的则是“乃召始皇弟,授之玺”,这两处记载明显不符合秦始皇之子、胡亥之兄的说法。

二是胡亥杀光兄弟姐妹,《史记》清晰记载,秦二世胡亥继位之后,为了保证控制安定,曾将兄弟姐妹悉数杀死,含扶苏在内合计有二十三个兄弟、十个姐妹惨遭棘手,如果子婴真的是秦始皇的儿子,那么他绝无逃过之理。

2、胡亥侄子说。这种观念以为,子婴应该是胡亥兄长的孩子,也就是胡亥的侄子,这种说法以为《史记·六国年表》中的“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断句为“二世兄子、婴”。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立二世之兄子令郎婴为秦王”,则应该断句为“立二世之兄子,令郎婴为秦王”。

因而,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根本采用了此种说法,就连近几年修订出书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闻名的大辞典,也都共同以为子婴是二世兄子,更有观念直接确定,子婴就是扶苏之子。不过,这种说法相同存在疑点,主要是无法解释《史记·李斯列传》中““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的记载。

如果子婴是胡亥的侄子,因为史猜中并未提及胡亥诛杀侄子的记载,应该是有肯能逃过此劫的,但大概率不会是扶苏的儿子,究竟扶苏对胡亥帝位的要挟太大了。

3、胡亥叔叔说。这种说法的依据则来自于《史记·李斯列传》,其间有“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的记载。

从这种记载来看,子婴确实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胡亥的叔叔。杨善群、王蘧常等人以为,以子婴的遭受、才华和影响力来讲,远非秦二世及其同辈所能及,且胡亥叔叔的身份也确实可以防止逃过胡亥棘手,此外《李斯列传》中记载了子婴与其子处死赵高,罢了扶苏的年岁,其儿子不行能做到这点。

不过,这种说法相同无法解释与其他两处记载抵触之处,而史猜中提及的秦始皇之弟只是只要三人,其间成蟜早在秦始皇亲政前后便现已逃至赵国(很可能参加了嫪毐之乱),而嫪毐与赵姬所生的两个儿子,也现已全被秦始皇杀死,至于秦始皇是否有其他兄弟,现在无法得知。

4、胡亥堂兄说。这种观念以为,《史记·六国年表》中的“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断句为“高立二世兄,子婴”,而《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则应该断句为“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

也就是说,胡亥有一个名叫“子婴”的堂兄,乃是秦始皇弟弟的儿子。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持此种观念,并以为子婴很可能是成蟜的儿子,他们估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则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子婴仅为2岁左右,很可能被留在了秦国,而《释名释长幼》中有载“人始生曰婴”,这个“婴”有初生儿、年幼儿的意义。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