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艰深艰涩如《齐物论》,作者相同是以一种明快轻松的笔触娓娓道来。如关于《内篇》极端杂乱难解的两个概念“真宰”与“真君”,小标题干脆就直接用了“真宰是什么?真君又是什么?”,“若有真宰:真宰是谁”,“其有真君存焉:真君又是谁”,还有“喜怒哀乐:‘我’之本源”“与物相刃相靡:人生之大哀”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为让更多的人读懂庄子、赏识庄子所作的尽力。并且这种短章节的写作风格,也使得有大块时刻的读者能够一口气读若干章,却不觉得冗长;而关于那些没有大块时刻的读者,只需要花上十来分钟乃至几分钟就能够读上一末节。如此一来,洋洋几十万字厚厚的一本大书,但却做到了老少皆宜:饭后可读,品茗可读,搭车可读;学者值得读,一般读者也能读得进去。
总归,《庄子的国际》是一部融学术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精品。王景琳、徐匋两位学者都是七七、七八级的本科生,又都是八十年代初的研讨生。王景琳教授曾随北京大学中文闻名学者褚斌杰先生治《庄子》和先秦两汉文学,徐匋教授是我国人民大学闻名学者冯其庸先生的高足。这些年,尽管他们在海外任教,但一向没有抛弃对《庄子》的研讨。这部书凝聚了两位学者几十年做学问的功力,无论是对资深的庄子研讨者仍是文史爱好者,一卷在手,都不会令你绝望。当然,《庄子的国际》也并非完美无瑕,书中还有不少可商讨之处,例如对大鹏、蜩、学鸠、斥鴳的观点,圣人、神人、至人与实践国际的对应,以及真人即大宗师的说法等,尚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评论。
最终值得一提的是,《庄子的国际》自二零一九年十一月由中华书局出书后,登上了同年十二月的“我国好书”榜,这也从一个旁边面阐明该书在庄子研讨范畴的价值,阐明这部书确实为招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庄子的国际拓荒了新径。
(作者系北京言语大学光亮文学遗产研讨院教授)
内容:《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