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六位丞相中,最为神秘的一个,连姓名都没能留下

2020-12-31 08:02:28 作者: 秦始皇六位丞

03:昌平君原是楚王之子

八百年之后,唐朝人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揭开了昌平君的身世之谜。

《史记索隐》记载:“昌平君,楚之令郎,(秦始皇)立认为(秦)相,后徙于郢城,项燕立为荆王,史失其名。”先秦时期,“令郎”不能乱喊,不然真的会出人命,由于诸侯儿子才叫令郎,女儿亦称女令郎,因而昌平君是楚之令郎,即为楚考烈王之子。

楚考烈王,原本是楚国在秦国的质子,犹如秦始皇之父秦异人被质于赵国,其父楚顷襄王病危之后,秦国不放他回国争位,后来春申君黄歇以移花接木的计略骗过秦国人,使其逃归楚国并顺畅承继王位。楚考烈王逃回国内了,但他质于秦国时生下的儿子昌平君没有回去,就一向留在了秦国。因而,昌平君是芈姓熊氏,正宗的楚王后人,具有楚国王位承继权。

咱们都知道,秦人对待外国人才十分敞开,商鞅、张仪、李斯等都是“外国人”,秦国照样勇于重用,但昌平君身份真实不一般,他是具有楚王承继权的楚人,为何秦始皇还会录用昌平君为相?原因也很简单,秦孝文王的王后华阳夫人是楚国王族之人,远嫁到秦国,由于无子,所以在吕不韦推进下,就收了秦始皇父亲为嗣子,华阳夫人相当于秦始皇的祖母,昌平君是华阳夫人在异国他乡的亲属。由于这一层联系,秦始皇对昌平君十分信赖,还委以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秦国与楚国联系十分复杂,秦王王妃许多都出自楚国,比方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父亲)母亲宣太后(芈八子)也源自楚国王室。秦楚联婚联系可追溯到春秋中期,其时晋国一家独大,特别秦穆公在“崤之战”惨败后,楚国也有“城濮之战”的惨败,所以两个失败者走到了一同,秦穆公与楚成王结盟、联婚抗衡晋国。

04:现代考古揭开昌平君名字

经过上文可知,昌平君芈姓熊氏,那么他终究叫什么名字呢?现代考古揭开本相。

1982年,天津文管所从蓟县发现的一批破铜烂铁里,找到了一件残缺秦式铜戈,铜戈上刻有铸造时留下的铭文:“十七年,丞相启、状造,合阳。”丞相“启”与“状”别离指的是谁?

秦始皇十七年,依照《史记》记载其时是昌平君与隗林,没有一个名字叫“状”的丞相,考古与史料对不上号,是《史记》写错了,仍是铭文刻错了?

考古发现揭开了本相:西安出土的秦时铁骑,上有铜涂镌铭二处,其一刻有“乃诏丞相状、绾”,江苏省东海县出土秦铜器,甘肃省镇原县出土秦铜板上也刻有“乃诏丞相状、绾”,《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秦始皇禁湘山”记载“丞相臣状、臣绾受制相(湘)山上”.......结合史料可见,昌平君被罢相后,隗林接任右丞相、王绾为左丞相,因而隗林真实名字叫隗状,《史记》将隗状误会为隗林。

确认了丞相“状”的身份,铭文中的“丞相启”也就本相大白了,即为昌平君,因而昌平君名字是为熊启或芈启。

昌平君的暴乱,对秦朝、秦始皇产生了深远影响,电视剧《大秦赋》中的一些设定,或许并非没有道理。比方,秦王嬴政正妃是昌平君之女,长子扶苏是昌平君外甥,看似荒唐,但结合昌平君暴乱,以及昌平君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的前史事实,咱们能够换一个视点考虑,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史书为何没有扶苏母亲或秦始皇正妃的一丝记载,秦始皇为何迟迟不立令郎扶苏为太子等等,其本源都或许出在昌平君身上。所谓恨屋及乌,昌平君暴乱给了秦始皇狠狠的一巴掌,让秦始皇对其恨之若骨,从而牵连到昌平君之女、外甥等人。

参考资料:《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