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六位丞相中,最为神秘的一个,连姓名都没能留下

2020-12-31 08:02:28 作者: 秦始皇六位丞

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指的便是集权制王朝的丞相。秦汉时期,身为百官之长的丞相权利十分大,必定程度上可与帝王平起平坐。这种超级VIP人物,在重视前史传承的我国,史书上更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令人奇怪的是,在秦始皇数位丞相中,有一个丞相却极为奥秘,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秦始皇在位时,史书记载有六位丞相,即吕不韦、昌平君、隗状(或隗林)、王绾、冯去疾、李斯,其他五位都有名有姓,唯一昌平君无名无姓,最为奥秘。

依据史书记载,秦国分为左、右丞相,以右为尊,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在位时刻很长,是否仅有这六位丞相,现在短少考证头绪,权且信之仅此六位。另外在秦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左右丞相之上还有一个“相国”职位,有学者认为相国即丞相,无所适从,笔者认为相国即丞相。

01:昌平君“消失”的十二年

秦始皇一致大业中,最为重要的十二年的丞相是昌平君。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九年,丞相是吕不韦,秦国迸发一次宫廷政变,赵姬情夫嫪毐作乱,秦始皇派相国吕不韦、昌平君率军平定了暴乱。由于吕不韦与嫪毐、赵姬存在连带联系,所以第二年吕不韦被革职,昌平君接任吕不韦职务,成为秦国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从秦始皇十年到秦始皇二十一年,秦国前史上迸发了许多大事,比方吕不韦之死、韩非子自杀、韩国消亡、李牧之死、攻破邯郸与俘虏赵王迁、荆轲刺秦王、秦军攻破燕国国都蓟、王贲大北楚军等,为后来一致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但在这些前史上大事中,无一次提及昌平君。

直到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末,《秦始皇本纪》中才说到昌平君,“新郑反。昌平君徙於郢。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在秦始皇最重要的十二年中,作为丞相的昌平君,不太或许庸碌无为到史无记载,那么是司马迁故意隐秘昌平君,仍是昌平君的业绩被秦始皇故意躲藏,或被秦末烽火销毁?咱们都知道,司马迁著《史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力求去伪存真,尽量复原前史本相,人品节操有保证。假如史猜中确实存在昌平君业绩,那么司马迁必定不会故意隐秘昌平君。假如被秦末烽火销毁了昌平君业绩,导致司马迁无缘得见,那么只能说是一个惋惜。还有一种或许是,昌平君的业绩或被秦始皇故意隐秘或销毁,导致他名字都没能留下。

02:昌平君变节秦始皇

昌平君被贬前后,秦楚之间迸发了四件大事,揭开了秦始皇为何对昌平君咬牙切齿。

1,秦始皇二十一年,王贲大北楚军,攫取楚国十几座城池。

2,秦始皇二十二年,李信攻楚惨败,老将王翦复出。

3,秦始皇二十三年,王翦败楚,俘虏楚王。随后,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

4,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败楚,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楚国消亡。

经过这四件事,能够大致复原其时的前史本相:昌平君身份是楚王之后,具有王位承继权,秦始皇攻击其他五国,昌平君或许还能忍耐,但秦始皇攻击楚国之后,昌平君心里难平,或与秦始皇产生了抵触,恰逢新郑产生暴乱,秦始皇忧虑楚地不稳,所以让他去旧日楚国国都安慰楚人。昌平君抵达楚地之后,不只没有安慰楚人,反而勾通楚人,带着秦军后方基地投靠了楚国,由此导致李信四面楚歌、缺医少药而惨败,后来甚至在楚王被俘后扛起楚人抗秦大旗。

秦始皇能忍耐昌平君心胸故国,所以没有将他完全革职,而是持续委以重任,让他去安慰楚人,但秦始皇无法忍耐昌平君的反叛,无法忍耐他备受信赖之人的变节。或许,由于这一些原因,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昌平君的业绩就被秦始皇尽量抹去了。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曾指出:“秦俗多忌讳之禁”。在秦始皇焚书等一系列封闭言辞举动中,昌平君的名字与业绩被能够隐秘,以致最终不为人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