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李白诗:奇想高天外,翰墨遍青山!

2020-12-01 20:11:12 作者: 品读李白诗:

李白来到长安后,经过长时间的拜访、进献诗文,却始终没有得到机会。郁闷惆怅之中,他写下了《行路难》三首,这是其中之一,表达自己胸怀壮志,却没有出路的苦闷。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

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732年,李白还在长安,多处求仕无望,恰巧有朋友要去四川,于是他写诗送别,笔势纵横,极言蜀道难行之余,也寄寓了自己功业难以求成的感慨。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李白借用此题而推陈出新。

全诗描写了蜀道峥嵘难行、崎岖奇丽的特点,以“开辟之难、行路之难和治理之难”的顺序依次展开,从描写蜀道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进而写到社会环境,层层推进。

全诗读来音韵铿锵,颇有一唱三叹、余音袅袅之感,堪称李白的代表诗作。

和李白同时期的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的五言绝句写得最好,王昌龄写七绝最佳,唯有李白,不仅擅长五绝和七绝,写乐府和歌行也同样出色。

从篇幅上来看,似乎李白的情浓才长更适合以乐府和歌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一点无论五绝和七绝都力所不逮。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的七律诗不多,这是其中之一,是唐代律诗中的杰作。

诗人在金陵(今南京)凤凰台上,望着这六朝古都,芳草萋萋,云雾渺茫,不由发怀古伤今之幽情:吴国、晋国都曾经在此建都筑宫,如今他们却都已经踪迹全无,能寻找到的只有荒冢古丘,繁华不再。

回首看,只见三山半隐半现,长江被白鹭洲分为两道,云气蒸腾,似乎完全遮蔽住了太阳,更不用说想要望见长安了。(李白也算个痴想/吹牛大王,别说有云,就算没云,他没有任何现代遥望工具,从南京也望不到西安!此愁可视作乱愁!)

诗人以浮云蔽日暗示奸邪挡路,致使自己报国无门,因此而愁闷万分。

这首《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同为登临怀古佳作。当初李白登临黄鹤楼时,原本想要题诗,还没来得及动笔,就看到了崔颢的题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不由赞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搁笔不写。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