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上皇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偷袭,一时间军中大乱。崇德上皇落荒而逃,左大臣藤原赖长也战死沙场。主帅去世后,部下也就纷纷失去了抵抗之力,一个个束手就擒。
据说后来崇德上皇当了和尚,事情的真相我们已经不得而知。这一个事件,史称“保元之乱”。
保元之乱后,作为拥立后白河天皇登基的肱骨之臣平清盛自然得到了天皇的重用。后白河天皇对平清盛极为信任。
天皇的信任为平清盛的势力扩张提供了极佳的条件,于是他扩大势力的行动更加猖狂。
第二年,平清盛以天皇外祖父身份拥戴安德天皇登基。平清盛顺势没收了反对贵族势力的领地,全部由平家一族管理。
此时的日本表面上是天皇当权,实际上等同于平家支配下的新王朝,不仅如此,平清盛学期了中国历史上的董卓,进行迁都,将都城迁至福原,也就是今天的神户。
迁都可以彰显自己的权力,当年董卓就是这么干的,结果呢?死的很惨。
那么,平清盛这样做后果如何呢?平家开始衰落。
平清盛的迁都的行为不仅触犯了天皇的权威,而且引起了各地贵族极大的反对。
法皇之子以仁王向各地发布了讨伐平家的“令旨”,平清盛被指为夺取王位之辈,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反对平家势力,皆顺势而起,纷纷起兵。
遍布全国的讨伐大军,让平家一时间变得很孤立,根本没人站在他这一边,平清盛很郁闷,自己这么有权势,为什么还是这么多人反对敢跟自己作对?最后平清盛在郁闷中去世了。
平清盛去世后,平家一落千丈,他的后世子孙根本没有平清盛的才华,于是在源赖朝和源义经兄弟的出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平家迅速垮台。
平氏家族全盛时期,势力遍布大半个日本,但平氏的所有繁盛时刻几乎都是平清盛一个人着力打造的,平家的兴盛和衰败跟平清盛的个人才华和成就有关。于是他一死,平家就衰亡了。当然,他个人的狂妄自大致使整个平家也都狂妄自大,而这种狂妄导致平家的繁荣仅仅是昙花一现。
正如《平家物语》里面说的一样: “祇园精舍的钟声,有诸行无常的声响。沙罗双树的花色,显盛者必衰的道理。”
平清盛疯狂扩张引起了另一个人的不满,这个人就是源义朝。众所周知,源义朝也是拥立后白河天皇的股肱之臣。他心里肯定不服气,凭什么你平清盛一个人独享呢?
于是这对昔日一起拥立的盟友为了权力反目成仇,大大出手,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源义朝不敌,平清盛杀死了源义朝和他的两个儿子,源义朝的小儿子也就是源赖朝被流放去了伊豆,源义朝的另一个儿子源义经被平清盛被逼去当了和尚。
平清盛和源义朝的斗争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之为“平治之乱”。
经过了“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后,平清盛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当了太政大臣。他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达到如此高度的武士。
但平清盛似乎并不满足于此,他有更大的野心。他也学当年的藤原氏一样,跟皇族进行联姻,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二条天皇,成为皇后,并诞下了有平氏血缘的皇子。
自从妹妹诞下皇子后,平清盛开始蠢蠢欲动,他已经不甘于居于臣子之位,开始想方设法地拥立这位有平氏血缘的外甥登上帝位。
当时的二条天皇虽然心中有不满,但高仓天皇成功登基。外甥当了天皇后,再也没人能阻止平清盛疯狂了。
集权力和财富于一身的平清盛越发的膨胀,愈发的骄横不可一世。在朝中横行霸道、作威作福,以至于人人自危、噤若寒蝉,甚至平家的人都说出了“非平氏者绝非人”的言论,由此可见平氏家族的地位。
平清盛这样疯狂扩大自己家族势力的行为,不仅引发了皇室和许多贵族的不满,甚至连一向宠爱他的后白河上皇对他也越来越不满意。
公元1177年,后白河上皇联合亲信藤原成亲、藤原西光和僧人俊宽等人准备拿下平清盛,谁知又被平清盛抢先一步出击。
平清盛一不做二不休,干掉了后白河的几位亲信,将后白河上皇和高仓上皇软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