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两宋王朝,在正统王朝之中,算领土最小的之一,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经济文化,社会的包容性等方面,却要算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做的最好的了。曾经有一位国外的历史学家就说过,假如让他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穿越回去生活的话,他的选择是中国的宋朝,可见中国的宋朝除了军事不尽如人意外,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朝代。
宋朝重文轻武,素有好男不当兵的习惯,但是,在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却是一个只信仰拳头,只信仰武力的时代,那么,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转折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宋朝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吗?
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一个低级将领,一开始跟着后周太祖郭威混,后来又毅然决然跟着后周世宗柴荣混。在跟随柴荣的五六年间,年仅二十几岁的赵匡胤因为作战勇猛,拥有谋略,深得皇帝信赖。正所谓是千里马遇见了伯乐,在柴荣的手下,赵匡胤从一个低级军官,先是做到了殿前军都虞侯,而在滁州之战之后,因为卓越的军功,赵匡胤终于爬到了军事生涯的顶峰,成为了独镇一方的节度使。
成为了节度使的赵匡胤,算是位极人臣,然而此时,因为官太大引起的妒忌、和皇帝的猜疑也如约而至。一位官员向柴荣进言,举报赵匡胤,举报的内容是什么呢?这个官员说,他看见赵匡胤在打完仗之后,用箱子一箱一箱的往自己的家里运金银财宝。
有人举报,那么管还是不管呢?柴荣是个厉害角色,而赵匡胤又刚刚登上节度使的位置,难不成这家伙刚刚有权势就开始这么瞎搞了吗?皇帝当然要查,如果不查,以后更加管不了了。柴荣于是派人去调查,这个调查的官员到了现场,正巧看见赵匡胤又在用箱子运东西。在皇帝的命令下,箱子被打开了,然而调查的官员傻眼了,里面装的竟然是书。
这是怎么回事呢?赵匡胤本身并不是个读书人,而且平时老是打仗,也没工夫看书,他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而不是一个读书人,那么这些书是谁的呢?
原来,此时的赵匡胤虽然已经成为了节度使,可以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因此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继续在军事上发展,已经没有那么紧迫了,而假如他还想继续发展的话,那就只能是研究学问了,于是,赵匡胤开始看书了。据说,打下了滁州城之后,赵匡胤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始在当地找书看,并且用箱子往家里面运书。当然,这也反映出了赵匡胤的另外一面,那就是他不是仅仅能够满足于作为一个最高军事将领而存在的。
赵匡胤从此之后爱看书的这一习惯,也深深的印象了后世,因此虽然赵匡胤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武力至上的时代,而他也是通过武力的方式来获得的功名,获得的天下,但是他建立的朝代,却是对读书人文化人最尊重的朝代。赵匡胤死的时候甚至给子孙留书,士大夫不可杀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