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期,为何要设立“三司使”这一官职呢?其职能相当“豪横”

2020-12-06 16:54:20 作者: 中唐时期,为

从历史发展的时间和朝代来看,夏商周三代的财政管理,由于缺乏相应的史料,尚不能作出表述。古人有“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 的说法。《孟子·滕文公上》表明:夏商周有一定程度和规模的赋税和财政制度。

到了秦汉时期,公私财政区分开来,即: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各设机构,分别管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尚书、中书、门下三者逐渐代替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成为重要的立法行政机关。尚书省下的度支尚书取代了前代的大司农,成为管理财政的最高机关。

到了隋之后,三省六部制形成,由尚书省的户部度支部主管全国财政的制度。但至中唐以后,中央乃至地方的财政日渐繁杂,以至于,为了简化财政工作的流程,朝廷派遣中枢大臣分管赋税、财政、盐铁专卖,这就是最早的“三司使”。

不过,这时的三司使并非一人,而是三人,分别负责:财政收支、盐铁专卖和赋税事务。天成元年,三使的职责由宰相一人负责。长兴元年,三使合并,正式成了三司使,也由临时官职变成了常驻官职。北宋沿袭了唐制,所以三司使的官职也被继承了下来,成了专管财政收支、出纳的官员。

宋朝早期的三司使,其地位相当于中央财政部长。当然,古代的官员主抓的事务比较多,所以三司使比现在的财政部长负责的范围更多。时人称三司使为“计相”,可见其权势之大。到了神宗时期的官制改革,三司使的职责被并入户部,由户部尚书来完成此前三司使的本职工作。

那么,中唐时期为什么要设立三司使呢?

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中央乃至地方的财政比较混乱,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会计人员进行盘点和整理;

二是这一时期的财证权被宰相集团把持在手中,皇帝有必要夺回财权。

因此,可以说三司使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但他却不是为了中央集权而诞生的。

至于后来的三司,其权力远比早期的三司使大。这一机构成了“无事不管”的部门,就像是都察院一样,一切军国大整都有三司的参与,三司使有权干涉六部事务。即便同为“无事不管”的都察院,他们的监察之权也遭到三司的瓜分。

从三司的崛起上,我们就能看出经济的重要性了。上至朝堂,下至地方政府,只要与经济相关的事务,三司都有权过问,相当“豪横”。

朝廷在管理经济这方面的权力太过集中,虽说,在初期的确起到了一定成效。如:三司使通过控制财政权的方式制约了宰相,直观地增加了中央的财政能力等。但三司使本来就是一个临时官职,若将其正式化,无疑会让官场变得冗余,机构过度臃肿,进而办事效率低下。

宋朝统治者最擅长的,便是坐山观虎斗,通过设立官职来分权制衡,防止任何一股势力发展壮大。所以,对于宋朝皇帝来说,三司使的制度必须进行调整,甚至是改革。元丰改制过后,将三司使“剥夺”的所有职权全部归还给相关机构,三司使主管的财政大权亦归还给户部。朝夕之间,三司使这个“无事不管”甚至凌驾于其他政府机关的的特权机构,迎来了它的终结。

但是,若将三司使一竿子打死,就会出现一些弊端。

早年三司的成立,除了分权之外,也是为了改善税法混乱、赋税无法维持王朝开销的情况。我们知道,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赋税占一定比率,盐铁专卖也是大头。不过,在后来的政治发展中,三司使的职权越来越大。“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从宋史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三司使没有太多的行政权,但他却可以通过财政权插手到其他部门的政务中,与执政并无二致。说到这,大家想必能理解为什么时人称三司使为“计相”了吧?靠财政权,获取等同于宰执权一般的权柄。《宋史》记载,仅三司的附属机构,就有磨勘司、都主辖收支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凭由司、开折司、发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