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的“六分半书”,这些写法恰恰是败笔!

2020-12-08 10:33:35 作者: 盛名之下的“

#3

驻节频频

瞿赐履曾评板桥:“以分书入山沟体,故揺波驻节,非常音能纬。”“揺波驻节”首要来自重复提按动作,如点画线条推动中有认识地顿蹲笔毫,在转机点施加剧力,长搬捺笔、竖弯钩等的着意描写等,都形成了板桥式的“驻节”。

郑板桥 判牍 选页

原为李一氓所藏

频频顿蹲的笔法,虽帯来点线的比照,但一些单字内部或邻字间粗细比照过大,反而影响了全体的力势。

板桥曾赞山沟书“秀而拔”,这也是板桥自己的创造抱负,但是他的书作不如他画的竹兰那般清劲爽直,正是劳累于行笔的顿驻和造作。

#4

笔笔写实

单字点画过火完足,笔笔实写,致使单字形象分外杰出,这也是板桥书作的一个特征。为了让自己的行书尽量“点画完好”,他较少运用反捺、点捺等写法。捺笔大都写以楷法,反捺少;长撇也推送得长而充沛,而且着重行笔的复杂性。末笔为趯笔或字中的趯笔则出锋尖锐、明显,有的以楷法拉出锋尖,如竖钩、竖弯钩、横折钩以及“口、乙、冖、弋等。

郑板桥 草因燕为七言联

124.8×28.4cm×2

扬州博物保藏

就品式而言,板桥对联中单字形象显得更为杰出,更重视单字内部的描写。

如《草因燕为七言联》中,“草因”術接较天然,但之后“地、暖、春”三字却过火描写了各自的点画细节,首要笔画写得太实太足,如“地”的竖弯钩、“暖、春”的撇和捺,让这三字过火显耀自我,反而有些脱离于全联全体之外。

#5

以画入书

“板桥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至书法,则杂以篆隶,行草亦有似兰竹者。”在板桥书作中,咱们看到一些点画或若兰叶竹叶或如竹干,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那一撇像兰、这一向像竹。美则美矣,惋惜并没有和其他部位发生笔法上的联络和照应。

郑板桥 为老年学兄书苏轼信札二则轴

如《为老年学兄书苏轼信札二则轴》中的“来”、“妙”、“神”、“瓜''等“形象笔画”,加长加剧了原有的长笔画,但使书法“力势”指向进一步紊乱。

能够看出板桥对书与画的相交融极端神往,但是在这一点上,板桥是有力的鼓吹者而非成功的实践者。以画入书旨在增强抒情性,假如不能让笔法完美交融,还能够经过墨色浓淡改变、用锋改变以及自若的走线等来丰厚点画线条表现力。

郑板桥 吃亏是福 拓片

国家博物馆保藏

从上述看来,板桥的“六分半书”或许并非完美,但其含义更在于别具一格的精力上,而非书法自身。

当时书坛门户纷乱,出现着多元昌盛的创造现象,书家主体的特性认识和立异标新思想非常活跌,这一点与最初板桥他们的立异行为不约而同。咱们在领会板桥精力之外,也应研究其法,包含其书法中的问题都对后人有很强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