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私盐贩子”推翻元朝:为何关于“盐”的争夺堪称古代“石油战争”?

2020-12-08 18:31:01 作者: 三个“私盐贩

元末算是私盐估客活动的高峰。明清两代,仍旧实施的是官府专卖准则,尽管仍存在私盐估客,但面临商品经济的开展和封建统治的紧密,更愿意成为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商人,不再把权势放在心上。而关于官府来说,也乐于让这些商人成为朝廷的代理人。乾隆时的两淮盐商,固定本钱达九千万两白银,是朝廷两年财务收入的总和。有钱的盐商大多寻求日子享用。其时有一名叫黄均太的盐商,吃一碗蛋炒饭,成本是白银五十两,之所以这么贵,是由于下蛋的母鸡每天吃各种最贵重的药材,配饭的鱼汤使用了32种宝贵的鲜鱼。

清代两淮盐票

私盐估客为何这么强?

在中国前史的各个朝代中,盐民一向过的比较苦。

比方在宋代,每到收盐的时分,分担食盐专卖的领导必去盐场紧密监控,盐民想脱离盐场出去就事,先脱光衣服承受查看,避免他们把盐夹藏出去。这些盐民专业从事食盐制作,不交农业税,只交制品盐,政府每年发给口粮和少数日子费。

古代盐民在晒盐

元代在盐场劳作的农人被称为盐户。盐户为世袭,不得改业,每年除了要向国家交纳足额的食盐外,还要承当必定的差役,待遇比宋朝时还要差。元朝朝廷自己也以为,“煎盐、炼铁、运粮船户,较之其他,尤为劳累”。所以古代的盐民,与种田的农人比较,某种含义上,现已与近代的产业工人类似了。